第1194部分(2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玉米和高粱,蘇聯人是不要的。但對於抗聯來說,就算方方面面的壓力再大,也得咬牙堅持。中國人在科學技術發展上,實在已經是欠賬太多。

現在想要彌補,這個代價再大,抗聯也得承受下來。這也是中國人追趕世界科技潮流的最後一次機會,如果錯過了,將會付出的代價更加高昂。如果按照重慶方面那種散養式的培養方式,想要彌補這個缺口,將耗費更多的時間。而中國人,也將錯過追趕航空工業發展的一次重要機會。蘇聯方面雖然培養體系,雖然有些過於條條框框,專業劃分的也過於詳細,不太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但卻是在短時間之內,加快培養速度的一種手段。

蘇聯在涉及到航空工業上,某些方面的確不如美英兩國。但是在很多方面,也並不次於西方國家。在一些科技上,還有著自己的獨到方面。現在中國人更需要的是穩紮穩打,先夯實基礎。

從這一點上,蘇聯人劃分過細的培養體系,雖說很難培養出全科的人才,但是術有專攻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至少眼下的蘇聯人,是唯一一個答應大批次的接收抗聯留學生的國家。

美英在航空研發體系上,以及綜合技術水平上,的確要好於蘇聯人。但是他們不會將這些東西,傳授給中國人的,更不會傳授給抗聯的,因為他們不會為自己培養出一個競爭對手。貓教老虎上樹的那個寓言,他們比中國人懂得的更多。

現在對於抗聯來說,除了利用現在這個盟友的機會,儘可能的多吸收世界航空技術,想盡辦法培養出一批人才之外。更多的就是要自力更生,不要想著依賴任何人。而向他錢學渠這樣的人,就是自力更生建設自己航空工業的最重要基石。

楊震的話音落下,儘管錢學渠已經有些被說的心動,但卻是還在猶豫之中,並沒有點頭立即答應留下來。他是一個學者,但並不表明他真的是一個書呆子。這段時間的遭遇,讓他現在還心有餘悸。

看著錢學渠有些猶豫的表情,楊震笑了笑道:“這樣,如果錢先生還要堅持返回重慶的話,我也不會強留。不過既然決定要走,就不差這幾天的時間。錢先生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再有機會見面,聆聽錢先生的指導。”

“這樣,還請錢先生在詳細的考察一下我們的工廠和學校,給我們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畢竟我們這些當首長的,都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有的事情,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如果錢先生這樣的專業人士,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意見,可以使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

對於楊震又一次誠懇的邀請,錢學渠猶豫一下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下來。見到這位老兄總算點了頭,雖說對去留的問題還沒有最終吐口,但是楊震知道只要給自己一定的緩和時間,還是可以將他留下來的。

在離開航空兵招待所之後,楊震叮囑方子翼,讓他從航空兵政治部抽調出一名副主任,親自陪同這位錢先生去參觀。除了一些高度涉密的方面之外,其餘的可以讓他隨便看,部隊也可以讓他下。

他們航空兵不是想要改造B二十五轟炸機嗎?完全可以聘用這個傢伙作為顧問,用這個名義來將他徹底的拉進來。這個傢伙雖說沒有吐口留下來,但是已經處在猶豫之中。只要讓他的所學能夠得以致用,他才會拋棄最後一絲猶豫。

再三交待完畢方子翼之後,楊震告誡他。對於這些一門心思科技報國的科學家來說,想要留住人,不是靠給他們多麼優厚的待遇,更不是靠著給他們多少的金錢。如果圖這些東西,他們也不會回國。

眼下的國內不管那個派系或是方面,即沒有能力讓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更沒有能力將他們抱負變為現實的國內了。他們完全可以留在能給他們這些的英美,來繼續他們的研究。而且國內給的待遇再好,也不如歐美,尤其是美國人能給的起的。

要想真正留得住人,就給予他們施展空間的地方。只要種好梧桐樹,又何愁吸引不來金鳳凰?只要抗聯能給他們一個真正施展抱負的舞臺,實現他們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夢,那麼才是留住人的根本。

楊震認為這個錢學渠留與不留,並不能只看表面問題。以現在的局面來說,多他一個錢學渠固然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少了他一個人,也還不到工作完全無法開展的地步。但是這個人卻可以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用他來吸引更多的留學英美的科技工作者,在現在或是不遠的將來回國工作。

所以對於這個人一定要重視,給予他足夠的空間,想辦法將他徹底的吸引到工作中來。否則就是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最關鍵的是如果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