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部分(1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在他看來十家子南溝至大麥溝一線,是羅福溝以東戰場日軍撤退的必經之路。而這一線,基本上都是山地。日軍無論是向朝陽方向,還是建平方向突圍,都要經過這裡。所以他認為自己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日軍尖兵和斥候部隊,發現自己的埋伏之後,會選擇其他的路線。

只要自己將突圍的日軍兜在這裡,日軍除非拼命突圍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供選擇。而自己只要保住幾個最重要的制高點,就可以將日軍死死的壓制在山路上。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從容的一口口的吃掉被圍的日軍。

當然他知道,在這裡自己即便集中了兩個營,在兵力對比上所佔據的優勢不多。所以他比較聰明的選擇了以火力,代替兵力封鎖住日軍的突圍路線。而且在火力部署上更是前重後輕,所有的機槍都被他放在了第一線。以便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給與突圍的日軍最大殺傷。

使用自己手中並不多的炮兵,分為幾個叢集,各自鎖定目標,標出整個山路的射界。專門打日軍的兵力叢集,絕對不讓日軍集中到一起。在整個火力部署上,也採取了點面結合,以點為主,以點狀的交叉火力控制面。

為了保證此戰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他甚至將部署在唐家杖子的一個營,以及配屬的炮兵都向大麥溝一線運動。以便在需要的情況之下,可以在第一時間向大麥溝一線增援,保證對當面之敵的圍殲。

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

而針對日軍在戰鬥之中,正面突破無望或是困難的情況之下,習慣從側翼或是結合部取得突破的特點。所有的陣地之間的射界,都成交叉部署。無論日軍想要迂迴那個陣地的側翼,都會遭遇到側面火力的打擊。

在正面以機槍火力為主,在側面以步槍、衝鋒槍,並配屬一定的輕機槍。所有陣地的側翼,都使用迫擊炮標定了射界。日軍攻擊正面的時候,這些迫擊炮不開火。如果日軍採取正面牽制,側翼迂迴的戰術,則集中迫擊炮火配合步兵,專門打進攻側翼的日軍。

大麥溝一線,位於他整個伏擊圈的最關鍵的部位,也是伏擊圈合攏的位置。一旦日軍突破大麥溝一線,那麼只能寄希望於唐家杖子一線的那個營,能夠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了。正是這種部署,他對大麥溝一線的那六挺射速極快的德制機槍,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在這位旅長看來,這六挺德制機槍平時雖說因為彈藥消耗過高,自己部隊實在有些用不起。但是在關鍵時刻,放在關鍵的部位上還是可以的。在戰場上裝備的使用,與兵力的分配都差不多,最好的鋼要用到最關鍵的刀刃上。

而為了保證這種機槍高射速所需的彈藥數量,他不僅將全旅補充彈藥的百分之七十都調撥給了這六挺機槍。還從兩個營每個配備步槍戰士那裡,抽調了二十發子彈,專門保障給這六挺機槍。

為了不因為機槍手的傷亡影響到戰鬥,他還給每挺機槍都配備了六個機槍手。並嚴格的規定了每一挺機槍的開火順序,以及各自的射界。為了保證這六挺機槍在更換槍管,以及更換彈鏈的時候火力不中斷。

他還將全旅僅有的兩挺馬克沁重機槍,也調到這個方向。專門用來在MG機槍火力中斷的時候,作為補充火力使用。部署在整個伏擊圈底線,固守大麥溝一線的這個連,在這八挺機槍的加強之下,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

對於這種既可以透過更換槍架,便可以輕重兩用,而且射速奇快的機槍。說實在的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員,他是真的喜歡。德制機槍工藝精湛,原材料質量高。在戰場上除了需要更換槍管之外,基本上不會出任何的毛病。

比起部隊原來使用的馬克沁重機槍,以及捷克式輕機槍的國內仿製品來說,效能和質量要好的多。至少不會在高射速的情況之下,稍微不注意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把槍管給打禿了。或是因為質量的原因,出現這樣或是那樣的毛病。

但這種機槍效能的確好,可這的射速也太高了。二百發的子彈,一個連射用不了一分鐘就打光了。這個彈藥的消耗量,對於因為以前無固定補充來源,在彈藥使用上一向相當節儉的關內部隊來說,實在是有些心疼,也真心是養不起。

在挺進軍各級幹部看來,這哪是機槍,簡直就是吞彈機器,更是一個大爺。一個團的彈藥基數,都不夠這些機槍一個小時使用的。與之相比,捷克式機槍就算再沒有經驗的射手,Lang費的彈藥也是有限的。最起碼打光了彈匣內的二十發子彈,機槍自己就停止射擊了。

挺進軍的那二位老總在給全軍換裝的時候,也不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