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上的突然性。他的第一輪炮火,就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捱了杜開山一陣悶棍的日本海軍護航艦艇群,不顧正在解除安裝的運輸船,立即散開試圖躲避不斷打來的抗聯遠端炮火。但他們是躲開了,可那些運輸船以及那兩艘正忙著往下放登陸步兵的陸軍神州丸和秋津丸,卻根本就無暇躲避抗聯的第二輪,以及接下來更多的炮火。
儘管海軍護航的艦艇,拼命的開火試圖壓制抗聯的岸炮。甚至幾艘瘋狂的驅逐艦,不顧打過來的鋪天蓋地炮火,駛到距離海岸線近在咫尺的地方,向著抗聯的岸炮陣地拼命的傾瀉著炮彈。
同時天上幾番空戰下來,已經所剩無幾的日本海軍作戰飛機,也同樣拼命的向著已經暴露的抗聯岸炮陣地實施攻擊。只是無論日軍艦艇如何的賣力,砸過來的抗聯炮火,只是越來越密集。
德國人制造的這些加農炮,雖說對於中國戰場來說的確有些過於笨重,但效能卻真的不是蓋的。威力大、射程遠,精度也相當的高。在固定陣地上開火,足以壓制距離海岸線五千米以內的日軍艦艇叢集。
兩個加農炮團的幾十門遠端加農炮,再加上火箭炮群、榴彈炮群,以及抗聯自己製造的蘇式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群的配合。將以祁口為中心,北起馬棚口、南到張巨河一線整個日軍登陸區域,覆蓋在密集的炮火之中。
除了日軍控制的灘頭陣地,不斷的落下火箭炮彈,以及以三發高爆炮彈夾著一發白磷彈的戰術開火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群,將已經登陸的日軍炸的傷亡慘重之外。海面上的日軍艦艇也不斷中彈,幾艘輕型艦艇在撤出炮火射程之前,已經被打癱在泊位上。
還有為數不少在海面上正忙著進行所謂蟻運輸的大發、中發登陸艇被波及,連同運輸的日軍步兵外加重武器,被炸沉在海面上。儘管海面上猶如工兵一樣,正忙著將日軍步兵轉運到灘頭上的這些登陸艇,並不是杜開山的重點目標。
這麼密集的炮火,一點不被波及那是不可能的。在加上這些登陸艇雖說輕便、靈活,但是抗沉性也很差。一發近失彈都足以將一艘中發登陸艇,給來一個大翻身。儘管不是主要目標,這些工蟻一樣的登陸艇也不擊沉了不少。
而那艘同樣被杜開山作為首選打擊目標,被日本陸軍看做鎮國之寶的秋津丸,被炸的四處冒煙,整個艦身已經傾斜。只能一邊渾身上下冒著濃煙,一邊全速的向外海撤退。如果在這裡再待一會,再捱上幾十發炮彈,恐怕這艘世界上第一艘兩棲登陸艦,就要被擊沉在這渤海灣。
沒辦法誰讓他相當於輕型航母一樣龐大的艦身,比那兩艘日本海軍輕巡洋艦還要顯眼。再加上是整個渤海灣日軍登陸艦艇群之中,裝載量最大的一艘運輸船。一艘船頂的上其他登陸艦與運輸艦幾艘,不優先打他還先打誰?
很是被熱情招待了一頓的這艘秋津丸,雖說依靠當初建造時候,日本陸軍幾乎是不惜工本的投入,最終沒有被炸沉。但也被炸的渾身上下都是窟窿,艦上到處都是日本陸軍水兵,以及還沒有來得及下船的陸軍士兵的屍體。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
如果不是秋津丸上的水兵冒著橫飛的彈片,將這艘艦艇上攜帶的大量彈藥和油料,全部給丟到海里面。恐怕在重點火力打擊之下,這艘滿載排水量一萬多噸的,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兩棲登陸艦。不是死在抗聯的炮火之下,就是被自己船上攜帶的物資殉爆給送到海底。
但即便僥倖如此,這艘艦艇如果能夠返回日本本土的話,不經過長時間的修理,恐怕也很難在參加任何的行動。為了保住這艘日本陸軍的驕傲,也是全世界所有陸軍之中,裝備的唯一一艘有登陸能力的航空母艦的安全,上月良夫做出了先行撤出這艘艦艇的決心。
面對著抗聯越密集的岸炮火力,此次登陸作戰而特別組建的四十三軍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將咬咬牙。在與指揮護航的海軍艦艇的海軍緒方真記少將緊急商議之後,還是堅持繼續實施登陸作戰。
海軍派出艦艇儘可能的抵近射擊,全力壓制抗聯的岸炮陣地。並指揮還在戰區的海軍航空兵,也全力壓制敵軍的炮火。掩護陸海軍運輸艦至少也要將重武器全部送上岸,以支援已經登陸的師團。就算無法前進,也要能夠在祁口一線固守下去。
不過緒方真記少將也提出,將目前已經身受重傷的長良號輕巡洋艦先行撤離。留下還有戰鬥力的龍田號,指揮其餘的驅逐艦並以下級別軍艦,繼續掩護陸軍登陸行動,在祁口一線堅持到所有的兵力上岸之後再撤離。
考慮到大本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