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翰章就是利用這種戰術,在戰場上大展神威,將日軍攻勢攪合了一個稀巴爛。而當時戰役結束之後,一號還親自給這種戰術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坦克劈入戰”。
現在的態勢,要比當年在朝鮮強的多。自己一方擁有火力優勢,日軍也沒有了艦炮的支援。在重火力的數量和質量上,晉北戰場上的抗聯,甚至還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兵力雖說緊張了一些,周邊面臨敵軍的數量也多餘當初的朝鮮戰場。
但陳翰章認為在地形類似,敵情類似的情況之下,自己採取這種戰術絕對是恰當的。而且他現在手頭裝備的這種蘇制T三四坦克,無論是裝甲防護力還是火力,包括機動能力在內,都遠遠不是當年的那些波蘭、法國雜牌輕型坦克可以相比的。
這些蘇制T三四坦克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威力,更是遠遠的超過當年那些法制三十七毫米短管坦克炮。更何況現在掩護步兵的火力和戰鬥力,也遠遠的超過當年。自己在晉北複製這種戰術,肯定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陳翰章卻是沒有想到,短短才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當年自己在朝鮮戰場上,起到了超乎想象作用,甚至對戰局的穩定是決定性的這種戰術,卻在這晉北戰場上,非但沒有能起到他期待的作用,反倒是自身遭受了相當嚴重的損失。
這個二十一師團明顯在戰前,做了異常詳細的準備。不僅在作戰的時候,從不輕易的冒進,一直都在穩紮穩打。在無論是行軍還是作戰的時候總是抱成一團,並首先控制周邊的制高點。最關鍵的是每個聯隊,都配備了超編的反坦克炮。
不僅裝備了大量的日軍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還配備了一種新式的,威力遠遠超過日軍原有反坦克炮的新式反坦克火炮。這種新式反坦克炮,陳翰章可以拿軍籍擔保,以往絕對沒有出現過。
裝甲一團一個T三四坦克連,在三輛十字軍坦克的配合之下,多次試圖利用山間公路進行快速的突擊。但是都被日軍出現的新式反坦克火炮,給牢牢的封鎖在公路上。這種新式的反坦克火炮,威力明顯超過日軍最新式的一式反坦克速射炮。
親臨一線指揮的陳翰章,以其抗聯裝甲兵司令員的感覺,認為這種反坦克炮絕對不是日本製式的反坦克炮。這種火炮在三百米的距離,可以從正面擊毀T三四坦克。而其他的日製反坦克火炮,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
要知道即便是日軍新式的一式反坦克炮,也只能在幾十米之內,才有能力擊穿這種坦克側面的薄弱部位。而在正面想要擊毀這種炮塔正面狹窄的坦克,除了好運到了極點之外,根本就沒有這個可能。
山區作戰,本身目視直線距離就比較短。而且山區地形中,這款反坦克炮低矮的炮身,在這種複雜一些的地形,抗聯的坦克在進攻之中,只能採取一線縱隊的方式突破。很適合日軍依靠新式反坦克炮,採取伏擊戰術在近距離之內,摧毀抗聯的T三四坦克。
再加上蘇制坦克,本身俯仰角就很窄,也就是說火力射界很是有限。日軍又將這款反坦克炮部署在山腰處,與山下的一式速射炮,山頂的九二步兵炮相互配合,給抗聯的坦克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而日軍往往又採取將坦克放到自己縱深的同時,先打頭尾兩輛。在擊毀第一輛坦克堵住通道之後,在調轉火力逐一打掉其他的被堵在路上的坦克。在近距離多重火力的打擊之下,別說抗聯的T三四坦克,恐怕就是十幾年後的新式坦克,也很難抵禦的住這種戰術。
陳翰章沒有想到,他曾經在朝鮮半島大展神威的坦克劈入戰以及坦克掏心戰。在同樣都是山地的這晉北山區,卻就被三十幾門日軍新式的反坦克炮,給硬生生的遏制住了。在損失了一個連的T三四坦克,三輛十字軍坦克被徹底擊毀之後,陳翰章只能停止使用穿插、分割戰術。
這些在此次戰鬥之中被擊毀的T三四坦克,是此次會戰打響之後,第一次被日軍反坦克火炮擊毀的該型號坦克。也是抗聯裝備的這種坦克,第一次在戰場上被日軍反坦克火力擊毀。
在損失不輕的情況之下,陳翰章只能將以T三四坦克為主擔任正面突擊,步兵掩護坦克的戰術。改為以直瞄火力掩護步兵進攻,同時步兵則在坦克炮火的掩護之下,先逐步肅清反坦克火炮,在為坦克後續進攻開啟道路。
只是這麼一搞雖說坦克的損失數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但陳翰章的反擊速度明顯降了下來。尤其對於原定計劃的實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大大的拖延了目標達成的速度的時間。
這一帶山區的地形,本身也限制了坦克的使用。使得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