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部分(3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部選擇在城外。

周邊所有的警戒,全部使用日軍正規部隊,而不使用任何的偽軍。甚至為了迷惑華北各大根據地的情報系統,日軍在新式坦克開進的同時,還使用老式的九七式坦克,在駐地周邊不斷的亮相,以瞞天過海的辦法轉移目標。

所有的一式坦克在抵達中國境內的駐地之後,一律不得開出駐地。所有的臨戰訓練,全部在嚴密警戒的駐地內進行。所有的火炮試射,在本土已經全部完成。在駐地訓練的時候,採取了以槍代炮的訓練方式。

經過苦心算計,在加上華北各大根據地的情報人員,對坦克並不是很熟悉。日軍這一手瞞天過海,做的是相當的成功。成功讓華北各大根據地的情報人員,以為日軍調動來的坦克,都還是老式的九七或是九七改式坦克。

當這批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通州戰場的抗聯坦克部隊指揮員,壓根就沒有當回事,還是按照以往對付九七式坦克的老眼光看待問題。自認為自己手中的裝備佔據絕對的優勢,而壓根就沒有將日軍的這兩個坦克聯隊當做一回事。

再加上日軍裝甲兵的訓練素質的確出色,以及這批日軍坦克五十毫米厚的裝甲,與比較精確的觀瞄系統。最關鍵的是通州戰場上,抗聯裝甲兵指揮員的麻痺大意心裡,近似乎圓滿的達成了戰場的突然性。

第一輪的交戰之中,日軍坦克在五百米的距離開火,就擊毀了十多輛T三四坦克。這款曾經在蘇德戰場上,初步遏制了德軍T三四噩夢的反坦克炮,在中國戰場再一次讓T三四坦克,吃了一次悶虧。

日軍新式坦克的表現,讓抗聯的坦克指揮員大吃一驚。按照以往的經驗,日軍的九七式坦克在這個距離根本就沒有可能擊穿T三四型坦克。九七式坦克序列之中,即便是最新式的九七改式坦克,也只有在三百米之內才有理論上的可能。

這種坦克的主裝甲,明顯經過改進。抗聯的T三四坦克裝備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擊穿這種日軍新式坦克,也遠比九七式坦克吃力的多。五十毫米的裝甲、一百七十六馬力的柴油發動機,讓這款日軍新式坦克的威力和防護力,遠遠的超過以往的日軍坦克。

此戰之中日軍可謂是用心良苦,做了相當大的準備。為了應對抗聯的T三四坦克戰術,日本人特地向德國人索要了德軍在東線,所掌握和了解的T三四坦克弱點。開火的時候,第一炮就瞄準T三四坦克正面最脆弱的車體正面,那個碩大的進出坦克的艙門處。

雖說五百米的距離,抗聯T三四坦克所使用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確也可以比較輕鬆的擊毀日軍的坦克。但是在這個距離,日軍這款新式坦克炮,對抗聯的坦克一樣帶來致命的威脅。同時T三四坦克差勁的觀瞄系統,使得在射擊精度上明顯要吃一些虧。

再加上加裝了日軍之中,反坦克能力最強的九零式炮戰車,與這種坦克相互配合。採取遠近結合的戰術,使得參戰的部隊損失可謂相當的大。相當一部分的坦克,就是毀在這種炮戰車的手中。

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

最關鍵的是,此戰之中抗聯的裝甲力量投入,形成了添油的戰術。原本以為日軍出動的坦克雖多,但是其坦克防護效能差,坦克炮威力遠不如抗聯的T三四坦克。以一個坦克團對付日軍兩個坦克聯隊,在兵力上已經是足夠了。

所以剛一開始,只出動了一個獨立坦克團參戰。等到發現不對勁火速增援的時候,卻多少有些已經晚了。儘管第一批參戰的部隊奮勇作戰,訓練上也相當的紮實。但在數量上的劣勢,卻是明顯好虎架不住群狼。

在加上蘇式坦克固有的觀瞄系統落後,遠射精度略差的缺點。參戰的第一個坦克團在混戰之中,雖說也擊毀了幾十輛日軍坦克。但自身也損失三分之二,甚至說是全軍覆滅也並不為過。

如果不是王明貴發現的早,迅速的調動另外一個坦克團參戰。恐怕第一個參戰的坦克團,不是幾乎相當於,而是真的全軍覆滅了。可即便增援的速度很快,但因為後續兵力投入的過晚,並未能徹底的扭轉戰鬥的結果。

不過雖說抗聯參戰的兩個坦克團損失慘重,但這一戰之中參戰的兩個日軍坦克聯隊也沒有討到什麼好處。原本以為利用自己新式坦克炮不錯的威力,爭取一鼓作氣先擊潰抗聯的坦克部隊,然後在解決步兵的日軍。

在這場戰鬥之中,學習起他們的盟友德國人。一上來就採取了狼群戰術,兩個坦克聯隊全部投入戰場。排出了密集的隊形,向抗聯的部隊發起衝鋒。試圖用裝甲叢集衝擊戰術,一戰奠定勝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