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部分(1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在這個協議之下抗聯將原有的庫存,全部轉交給了蘇聯方面。中央也電令換裝的各大軍區,將抗聯提供的自行製造的衝鋒槍,又全部收繳了上來運回東北翻新,上交之後留下的空缺等待蘇聯人轉交的德制衝鋒槍重新補充。

抗聯自己除了前十個師裝備的衝鋒槍,以及留下作為應急儲備的總共四千支之外,其餘的已經在美國人答應的卡賓槍和手槍到位之後,在四三年上半年連同庫存,全部移交給了蘇聯人。這次移交給山東軍區的兩千支自己製造的衝鋒槍,可以說已經是抗聯最後的庫存了。

除了留下部分自用之外,將所有庫存的七點六二毫米手槍彈,全部轉交給蘇聯方面。除了十個師還保留一部分自行製造的衝鋒槍之外,抗聯部隊從十一師開始到新組建的部隊,原來裝備的炮兵等非一線作戰人員,則普遍更換了德制衝鋒槍。

到了此次會戰之前,除了山東軍區還有一部分抗聯製造的衝鋒槍之外。整個關內部隊裝備的衝鋒槍,已經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德制衝鋒槍。而且整個晉察冀與晉冀魯豫兩大戰略區,主力部隊已經全部的德式化,原有日械與漢陽造一類的老槍也已經徹底淘汰。

用軍委的那位代參謀長的話來說,重慶方面從中原大戰之後,到七七事變之前苦心經營,搞了近十年的所謂德械師。結果除了鋼盔和水壺之外,武器裝備最多隻能在口徑上,稱之為德械。

眼下裝備最差的十八集團軍,幾乎所有的主力部隊,反倒是借光成了真正的德械師。除了鋼盔是美製英式,以及身上的軍裝之外。輕武器除了部分國造馬克沁重機槍之外,基本上都已經清一色的德械化,就連重武器也配備了一部分德國造。

不過相對於抗聯自己製造的射速更快,但是精度略差一些,更注重以火力密度取勝的衝鋒槍來說。對於這些射擊精度相當高,甚至可以稱之為高精度衝鋒槍,雖說射速略低但更受關內部隊歡迎。

畢竟抗聯自己製造的射速近七百發的衝鋒槍,在關內部隊很多指揮員看來,與那些德造機槍一樣,實在有些太過於浪費子彈。對於長期只能依靠繳獲、收集,才能獲得補給。已經養成節儉習慣的關內部隊指揮員來說。

這一開槍子彈像雨水一樣潑出去的武器,讓相當一部分的指揮員很是心疼。兩支衝鋒槍交叉火力,的確可以覆蓋一條街道。可這兩支衝鋒槍幾十分鐘之內,可以打光一個連的彈藥儲備。

抗聯的衝鋒槍那都好,結構也簡單。就是有一點,這高射速也意味著太浪費子彈了。關內部隊不是沒有裝備過沖鋒槍,無論是當年各個派系大大小小兵工廠,仿造的德式MP十八衝鋒槍,還是晉造的湯姆遜衝鋒槍都使用過。

不過即便是效能最好的原裝進口德制MP十八衝鋒槍,最大射速也只有四百發。使用量最大的地方各個派系,自行仿製的參差不齊的產品射速則更低。像抗聯製造的這種射速高達近七百發的衝鋒槍,實在是沒有用過。

德制衝鋒槍的射速,雖說只有五百發,但射擊精度極高。可以在有效射程之內,既可以滿足相對精確的射擊,也能保證必要的火力密度,更適合講究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關內部隊使用。

所以這個交換楊震雖說不滿意,但是在美援卡賓槍到位,以及蘇聯轉交過來的二手貨到位之後,也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結局。蘇聯人雖說受制於繳獲的數量,未能做到一對一的交換,但是數量也足夠滿足關內部隊需要了。

不過蘇聯人轉交過來的,純屬頂賬的德制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卻是因為口徑特殊。效能也並未比日製四一式山炮強哪去的同時,作為步兵炮的重量又有些大,所以抗聯並未裝備使用。

但這種射速奇快,又比日製九二步兵炮和八二迫擊炮威力大很多、射程也遠,既可以平射又可以曲射的步兵炮,關內部隊卻很喜歡。在四一式山炮數量不足,九二式步兵炮作為旅屬火炮威力又有些不足的情況之下。

這種步兵炮對付日軍崗樓一類的工事,還是相當出色的。在曲射的時候,彈道效能也很出色。同樣可以快速分解的效能,以及分解後部件的重量,也讓關內部隊相當的滿意。射程雖說近一些,但也很符合關內部隊的作戰特點。

最關鍵的是,關內部隊不少的炮兵教官,都是出身於原重慶方面部隊。這款火炮曾經是重慶的中央軍重要裝備,熟悉的裝備讓部隊上手的速度很快。所以這種德制步兵炮,被來東北開會的副總指揮,全部都給要了過去。

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

雖說這種德制LG18式步兵炮,重量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