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的人,都在瘋狂的開火射擊。如果不是一號堅持要求穩紮穩打,使得與敵人糾纏在一起的機會不多,一些重傷員恐怕會直接拉響手榴彈,帶著那些帶給他們恥辱的傢伙一同下地獄。
只是儘管在反擊作戰之中,楊震一直要求參戰部隊穩紮穩打。把握住局面,封鎖日軍突圍路線,也沒有完全避免這種局面發生。在戰鬥的後期,因為楊震的部署,固然沒有什麼機會。但早在北門戰鬥之初,就有幾個死活不肯撤下去的重傷員拉響手榴彈,與衝上來的日軍同歸於盡。
一方面將日軍摸到前指所在位置,視為奇恥大辱。認為只有將這股日軍徹底的消滅,才能洗刷自己的恥辱。一方面也堪稱日軍精銳之中的精銳,雖屢戰受挫但依舊頑強之極。雙方的心態與戰鬥力,也就意味著整個任丘北門這塊面積並不大的戰場上,最後階段的戰鬥,打的異常血腥。
日軍催死掙扎,不放棄每一個突圍機會的同時,抵抗也異常的兇悍和頑強。而抗聯參戰部隊則穩紮穩打,在身後裝甲車與炮火的支援之下,各個戰術小組相互結合交替進攻。儘管進展相對緩慢一些,但卻異常穩定的將戰線向前一點點的推進。
當整整三個小時的時間過去之後,多次突圍皆宣告無果的這支日軍特工部隊,被抗聯一點點的壓迫到任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