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七十六毫米加農炮和坦克炮,以及自行火炮則採取直瞄射擊的辦法,將鎮子內的房屋一間間的摧毀。反正鎮子內的中國百姓在日軍為了所謂的保密之下,早就已經被強行遷移出來。
除了一些偽軍以及部分軍官家屬之外,鎮子內已經幾乎沒有中國人,所以他沒有什麼好忌諱的。鎮子內的房屋這個時候已經不用想,肯定全部被日軍改成了工事群。不動手先打掉,難道還要等到部隊向縱深突擊的時候,在去逐屋爭奪?
不僅要打掉,而且李賀還給這些房子,以及肯定在內部潛藏的日軍準備了一道盛宴。等到加農炮與坦克炮將整個鎮子內的房屋全部打掉,在第三道封鎖溝準備起爆的時候。他準備在給鎮子裡面,打上幾百發燃燒彈。將日軍從他們的烏龜殼內給趕出來,在用步兵一口口的吃掉。
他的這一手,的確很是出乎中畑護一的預料。中畑護一壓根就沒有想到,他的突擊方向會選擇了東面。儘管日軍迫擊炮反應也很迅速。在發現李賀的企圖之後,立即調動全部的迫擊炮,試圖全力封鎖抗聯的挖掘行動。
但是在李賀投入的數量和威力,都遠遠超過他們的炮火全力壓制之下,最多也就算是干擾了一下,造成的傷亡微乎其微。尤其是李賀組織的拆遷行動,讓部署在鎮內的日軍炮兵,不得不隨時的轉移陣地,讓日軍火力支援力度也直線的下降。
中國士兵不管所屬哪個方面的,無論是屬於任何一個派系。雖說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但是絕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的他們,他們也許在戰場上的技戰術水平不行,也許軍事素養很低。但是修理地球的本事,卻並不亞於世界的任何一個國家。
在李賀的督促之下,事實上沒有用上一個小時,他的部隊就順利透過了第二道封鎖溝、至於第二道與第三道,也是最後一條的封鎖溝。他則直接投入了部分的工兵,利用工兵特別研究出來的爆破索,採取連續爆破的辦法,快速的開啟了幾條通道,迅速的進至第三道封鎖溝。
當李賀的攻擊部隊,進入第三條封鎖溝,也是最後一條封鎖溝之後。中畑護一不由的有些慌了神,一改之前的龜縮式防禦的戰術。拼命的調動兵力不斷的發起戰術突擊,試圖將抗聯的部隊,從第三道封鎖溝內趕出去。
但是早就預料到他有這一手的李賀,立即集中所有能集中的炮火,在第三道封鎖溝至日軍外圍陣地之間,打出了一道火牆。將中畑護一在地面上的反突擊行動,直接打了回去。全力掩護工兵,在第三道封鎖溝內的行動。
到了第三道封鎖溝,工兵在步兵火力以及炮火的掩護之下,沿著突破地段在封鎖溝的牆壁上,採取橫向與縱向結合,快速的打出幾條爆破通道。橫向的爆破通道,蜿蜒達到幾百米。而縱向的爆破通道,則基本上通向已經發現的日軍外圍幾個核心工事周圍。
同時李賀下令,將手中全部炸藥的三分之二全部填了上去。剩餘的三分一炸藥,則分發給各個突擊連。這些炸藥不是幾百公斤,而是整整填進去了一千五百多公斤。其中幾條縱向的爆破通道,每條就填進去了二百公斤。
橫向爆破,是用來給地面上攻擊部隊炸開攻擊通道的,至於縱向的,則是用來找到日軍交通壕的。為了不相互影響到爆炸的效果,李賀在決定使用這個戰術的時候,還再三與師工兵營長研究過同時起爆的方法。直到那位工兵營長再三保證,完全可以做到同時起爆他才放心。
李賀的態度很堅決,炸就徹底的炸開。就算不能找到日軍地下交通壕,但震也要將日軍外圍所有暴露的,以及還在潛伏中的明碉暗堡震垮。就算無法震垮,也要將裡面的守軍給震迷糊他。
而前面的工兵,正在緊張的準備爆破的時候。一個工兵連則在後面,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則在全力的開闢坦克與炮兵推進的通道。作為一輪發起攻擊的一個加強營,則在第二道封鎖溝內,已經做好了準備。
當執行爆破的工兵營長,親手按下起爆器的時候。清風店南面的日軍封鎖溝面向日軍陣地一面,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爆炸。整整一千五百公斤的高效梯恩梯炸藥,瞬間之內將日軍第三道封鎖溝整個炸塌。爆炸掀起來的泥土,幾乎將整個封鎖溝的南面都填滿。
而在爆炸的同時,日軍在清風店東面外圍防線上的各個火力點,也被劇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直接給摧垮了不少。日軍用木頭與葦蓆遮擋,上面覆蓋泥土的交通壕,在劇烈的爆炸聲中,大段、大段的暴露出來。
還未等爆炸掀起來的泥土全部都落下,已經做好準備的突擊營,一躍而起向清風店內發起了攻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