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熊大縝這個傢伙反應速度還是有的,腦袋轉的也足夠快。他利用上一階段會戰戰損相對嚴重一些,已經無法修復的T二六坦克上的坦克炮,將三八T坦克上的三十七毫米捷克造坦克炮換了下來。二號坦克上使用的二十毫米機關炮彈,則被他用二十三毫米高炮彈臨時抱佛腳改出了一批。
至於三號坦克,他利用搞出四十五毫米穿甲彈積累出來的底子。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為其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在戰役發起之前生產和製造了一部分炮彈。雖說因為生產的過於匆忙,而沒有能形成足夠儲備量,但是三萬發的產量也足以滿足了戰役之中所需。
這麼一大批英國和蘇聯人的裝備,幾乎在不到一個月的間隔之內陸續到位,讓裝備部和東北局軍工部忙的手忙腳亂。再加上要集中精力生產炮彈、航空炸彈以及各種輕武器彈藥,還要滿足向蘇聯交貨的數量,短時間之內拿出這麼一批坦克炮,以抗聯目前還有限的軍工能力,也實在是有些顧及不到。
熊大縝認為與其手忙腳亂,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以及Lang費目前對於抗聯來說,相當寶貴的原材料。還不如利用為四十五毫米坦克炮製造炮彈的底子,先搞出一批炮彈來應急。至少炮彈的生產工藝,要比坦克炮簡單的多。
除了被帽穿甲彈蘇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