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心的是,美國人在自己代表剛剛返程,還沒有抵達國內的情況之下,就一口氣運來了這麼多的物資,已經被蘇聯人涮了一回的自己,別被美國人給涮了。又一次成了垃圾處理站?
楊震已經打定主意,不管美國人運來的這些機器裝置數量多少,但只要沒有達到自己合同上規定的質量,是絕對不會接收的。如果像江北那樣,弄來一堆破爛,那麼對於自己來說,損失的並不單單是金錢,更多的是寶貴的時間,實際上楊震並不知道,這批軍工原料和機械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啟運,除了現在在亞洲面臨日本極大壓力的美國。為了對抗觸角已經伸向東南亞,野心已經膨脹到了極點的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急於在亞洲扶持一個能與日本人對抗的勢力之外。
在談判結束後皮爾遜起草那份經美國駐華大使轉發給國內的長達三千餘字的秘密報告,和楊震索要的那份物資清單也起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皮爾遜的那份秘密報告,可以說是起了一錘定音的作用。
皮爾遜在秘密報告之中詳細的描述了他在抗聯的見聞,並明確的告訴美國白宮,這支隊伍與江北方面的關係,並不是美國人想象的那般親密。蘇聯方面的確在他們發展的初期提供相當大的援助。但是這支隊伍的指揮官對於蘇聯方面,更多的是利用而不是合作。
他們在軍隊中從不宣揚與他們擁有同樣信仰的鄰居之間的關係,更是從不宣揚這個強大的鄰居給予自己的援助。現在與蘇聯方面的關係,從最新達成的協議來看,倒是充滿了戒心。也就是說他們在利用蘇聯急於穩定東部邊境的心態,一直在利用蘇聯的這一心態發展壯大自己。
雖然現在從表面上,因為他們對外的通道,以及與中國內地的聯絡控制在蘇聯手中,而顯得很親密。但是實際上他們對於蘇聯人的防備之心,還是相當重的。除了少數的軍工專家之外,他們在軍事教官上寧願從已經成為他們戰俘的對手中選擇軍事教官,也不願意使用蘇軍顧問。
而按照他們與蘇聯至少明面上維持所謂信仰相同的關係來說,部隊中應該開展親蘇教育。但是在這幾天的訪問之中,我從未見到過他們開展任何此類的教育。甚至有些內地勞工出身的人,連蘇聯是什麼地方都不知道。
除了在政治教育以及宣傳之中,從來不提及蘇聯對其的援助之外。相反,他們在內部嚴查日本間諜的同時,對滿洲滲透相當深的蘇聯特工人員也一直在秘密的搜捕。從這些情況來看,他們對蘇聯的防範之心很重。
在這封關於楊震所部與蘇聯關係的電報的末尾,皮爾遜還特別的加上了一句:“這支軍隊中也許受***軍隊所特有的政工人員的宣傳,或是在某一部分高階指揮官的腦海之中,民族主義情緒很強烈。”
第五百六十五章 趁火打劫的
皮爾遜在電報上詳細的分析了這種情況。在他看來這種情況對於在這支軍隊中長期駐有聯絡人員的蘇聯人來說,未必不會不清楚。至少自己特工人員失蹤,蘇聯人不會一點察覺沒有。即便他們做的很隱秘,但對於一向嗅覺靈敏的蘇聯人來說,應該還能從中間尋找出蛛絲馬跡。
他們如此做,也許是並不信任蘇聯人,也許是並不想被蘇聯人控制。更可能是為了安撫滿洲境內百姓在之前內心中存在對過去的俄國人,現在的蘇聯人排斥甚至強烈討厭的心理,而有意識的不進行這種宣傳。
只是蘇聯人為什麼在只維持表面上的和諧情況之下,還在以優惠的價格向其提供其發展軍工所需的原材料,去年甚至透過貸款的方式,協助他們從美國進口了一批新式戰鬥機,併為他們訓練了一批飛行員和裝甲兵技術人員,卻是不得而知了。
不過在這一點上,皮爾遜與楊震的想法倒是很一致的。只不過差別一個在認為即便要飯也要有實力,一個認為蘇聯人在西部邊境威脅越來越大的情況之下,為了能在遠東地區籌建一個強力的預備隊,而寧願花上一筆費用不算太大的錢買平安而已。
其實在皮爾遜少校看來,蘇聯人向抗聯提供的那些在波蘭搞到的裝備,幾乎是一個無本的買賣。將這批對他們來說毫無用處的裝備提供給了抗聯,不僅僅賺取了一筆貸款,還賺了一個好名聲,又給日軍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而自己卻支付出了一筆運費而已。
在皮爾遜看來。雙方實際上只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蘇聯人付出至少在他們看來,只是很小的代價,換了了一個平安的東部邊境。以便至少為他們今後歐洲戰場上,換來一個穩定的後方。而對於這支隊伍來說,這個唯一的鄰居卻是其通往外界的唯一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