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他擔任分割槽司令員,而不同意他兼任分割槽黨委第一書記,還不知道要出什麼大亂子。
如果不是易建平為人謙和,大多數的時候對他很包容。加上是中央派來的人,身份有些特殊,讓這位吃過大虧的趙副司令多少有些顧忌。否則這三分割槽的工作恐怕什麼都別做了,整天就是吵架吧。而且按照他在三路軍的經歷來看,還很容易吵成上綱上線,成為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
曾經與他有過配合作戰經歷的杜開山,在戰鬥後幾次找到楊震。說寧願和鬼子去拼刺刀,也不願意在與這位趙副司令搭檔。
在杜開山看來,這位趙副司令為人太過固執。只要他認定的事情,執行起來必須不容出現一絲的差錯,稍作變通都不行。你要是對他的思路有不同的意見,搞不好就給你弄一個什麼帽子戴戴。
而杜開山又恰恰不是那種打死仗、腦袋一根筋的人。配合作戰時間不長,杜開山差點沒有被逼瘋。要不是易建平、陶淨非從中圓和,加上楊震在其臨行前的再三叮囑,以及形勢的嚴峻讓杜開山有所顧忌,那裡還能完成楊震交予的任務。都在戰鬥之中都有些獨斷專行個性的兩個人不大打出手就不錯了。
儘管這位趙副司令的個性很強勢,但楊震是軍區司令員,不是他三分割槽的政委。考慮事情要從軍區的整體出發,不能事事都遷就一個人。調易建平即是全面工作的需要,也是為了部隊整體的穩定。所以楊震經過短暫的考慮後,還是決定不改變原有的決定。至於李延平那裡,等會後再解釋吧。
對於楊震堅持調易建平出任一縱政委,李延平儘管多少有些不理解。但為了維護楊震這個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的權威還是沒有再堅持自己的想法。至少在會場上沒有堅持。他決定等會後,在與楊震討論。
見到李延平預設,從來不插手政工工作的郭邴勳自然不會反對。而高禹民基於某些特殊的原因,則是壓根就不想表態。
倒不是他滑頭,只是在涉及到自己這位老上級的事情上他有些顧忌過多而已。在熟悉這位趙副司令風格的高禹民看來,誰與這位趙副司令搭檔都行,只要不是自己就行。
郭邴勳與高禹民沒有反對,一邊因為常委的身份還沒有上報,只是列席的張鎮華更不會表態。他不僅沒有表態,生怕沒有合適沒有合適人選的司令員、政委點將點到自己頭上,甚至還將身體向後縮了縮。
在楊震的堅持之下,在李延平變相的預設之下,對於易建平的任命也算勉強的透過了。只是現在還遠在三分割槽的易建平若是知道自己的任命之所以出現波折,毛病出在自己搭檔身上,跟自己的自身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會不會感覺到哭笑不得?
定下了兩個縱隊軍政主官的人選後,對於後面的各旅旅長、政委的人選倒是沒有出現什麼波折。郭邴勳拿出的幾個旅長、參謀長,以及最關鍵的三個影子旅旅長人選。以及李延平拿出的政工幹部人選,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異議的便透過了。最激烈的爭論反倒是出現在幾個軍分割槽司令員,特別是一分割槽司令員的身上。
在部隊拿下同江、富錦地區後,而剛剛解放的饒河、樺川、寶清地區已經決定準備成立的第四軍分割槽。而西線的依蘭、依東則劃歸三分割槽建制。這個態勢的變化,也就意味著一分割槽成為幾個分割槽內唯一一個不與日佔區接壤,完全處於後方的軍分割槽。
一分割槽的轄區,實際上已經成為整個軍區的大後方。雖然地位的重要性看似下降了,但因為整個軍區的後勤、兵工全部位於一分割槽的轄區內,實際地位卻是上升了。
尤其是按照楊震的思路,準備擴大,在楊震的整體構思之中將佔有相當重要地位,實際上集中了根據地大部分農業人口,以及所有煤礦、林業、副業生產,並承擔了整個軍區後勤供應生產基地以及預備兵員基地的生產建設兵團,幾乎全部位於一分割槽的轄區內。一分割槽的地位自然而然的水漲船高,實際上已經不能按照一個分割槽來對待了。
按照楊震的意思是讓劉長順調任一分割槽司令員,兼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擔負整個軍區預備兵員的訓練以及生產建設任務。同時為了解決生產建設兵團少部分位於一分割槽轄區外的問題,楊震還準備給劉長順在總部掛一個副參謀長的職務。
但李延平對於調劉長順去分割槽工作卻是很是反對。在他看來,劉長順從主力旅的旅長,調任到分割槽部隊自己有沒有想法另說。
在軍區合格的高階軍事主官人才還顯得不足的情況之下,單單就是將一個經歷過戰火考驗,已經成熟起來的人才放在這麼一個在他看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