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部分(3 / 4)

小說:抗日之我為戰神 作者:想聊

的彈藥,部分德制衝鋒槍所使用的子彈,對繳獲的日軍重武器進行維修與翻新。剩下的就是全力生產和製造,各種航空炸彈以及空對地火箭彈。

鑑於大量繳獲的日式武器,在中央的要求之下,楊震已經終止了除了德制衝鋒槍和機槍之外,與蘇聯人交換輕武器的計劃。以節省寶貴的糧食彌補關內產量的不足,緩解關內糧食上的壓力。

整個華北根據地最大的糧食產區,就是河北的冀中平原。山東的糧食產量雖說也不小,但是整個四五年夏糧下來之前還是指望不上。整個四四年冬季連同四五年春季,單靠一個冀中平原,是無法滿足關內部隊以及大量機關所需。中間的糧食缺口,還需要從東北調運糧食進關補充。

在接手抗聯主力之後林總的決心很大,同時中央也想要利用抗聯主力入關的時機,打通與蘇北的新四軍主力之間的聯絡。並在穩固山東解放區的基礎上,將山東解放區與淮北、蘇北,以及蘇中、淮南根據地,徹底的連成一片。

而中央意圖席捲兩淮,不單單是戰略上的需要,也是整個江淮地區目前的整體態勢需要。位於淮河以南的蘇中、淮南兩個根據地,在日軍大面積收縮至淮南,並大量增兵皖東、蘇北淮河防線後,一下子壓力倍增。

儘管當地的偽軍已經是軍心不穩,但是在江淮之間西起壽縣、東至阜寧一線,日軍兵力大增的前提之下。原來相對穩定蘇中與淮南,這兩個各大敵後根據地之中最富裕的根據地,形勢有些急轉直下。

日軍一方面在淮河沿線,不斷的增加兵力、構築工事。一方面為了徵集足夠的糧食,保證華中日軍的戰鬥力,以及肅清淮河防線的背後威脅。不斷的組織大股兵力,對津浦路兩線以及蘇北、蘇中地區,進行輪番的大掃蕩。

整個江淮地區原來相對穩定的形勢,短時間之內急轉直下。淮南與蘇中軍區,進入了最艱難的階段。但考慮到整體戰略形勢,將兩軍區暫時南撤卻也不現實的情況之下。為了策應蘇中與淮南兩個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以及整體的戰略需要,中央正在著手製定發起江淮戰役。

考慮到戰役之中的巨大消耗,眼下華北部隊的任務就是搶修黃河以南的津浦鐵路,在淮河以北各條河流上架設橋樑,保證戰時的後勤補給和部隊機動。並囤積戰略物資,保證戰時彈藥和物資的供應。同時調進關之前,剛剛結束了南滿戰役的抗聯部隊,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和補充。

在部隊還處在準備階段的情況之下,為了策應和支援淮南和蘇中兩大根據地,與日軍幾乎是持續不斷的掃蕩作戰。抗聯調往關內戰場的航空兵,不顧一場大戰後的疲勞,率先結束休整投入戰鬥。

不斷的給兩大根據地空投彈藥和物資,同時出動攻擊機群,對日軍出動的掃蕩部隊,實施空中火力打擊。但地面作戰,卻是暫時還無法發起。調往淮河以北的部隊,眼下能做的就是不斷對淮河以南日軍陣地,實施火力打擊。

同時在淮河以北大量調動兵力虛張聲勢,以將大部日軍牽制在淮河沿線。但對於中央下一步準備發起的江淮戰役,作為戰役總指揮的林總依舊很慎重。江淮地帶不是東北,那裡水網縱橫,河道密如蜘蛛網。

再加上花園口決堤之後黃河奪淮入海,淮河大量來水無處宣洩,整個淮南地區到處都是湖泊。在這種地形之下,抗聯的重灌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還能不能發揮作用,對於林總來說顧慮很深。

而整個淮河沿線的情況也相當的複雜,壽縣以西的地區是重慶方面新成立的第十戰區,駐紮有桂系的主力一個集團軍,以及川軍和東北軍各一個集團軍。同時皖東地區,情況也相對複雜的多。

兩國三方攪在一起,如果採取河北戰場那種大範圍的迂迴穿插戰術,搞不好會影響到國內的政治形勢。如果選擇蘇北進行突擊河網又過於密集的同時,日軍主要的兵力和火力,也都部署在這個方向。

為此在戰役準備階段林總不斷的飛東北,與楊震對中央下一步作戰態勢,進行研究與商討。自身都一頭爛賬的楊震,對於林總這個自己回到這個時代第二個導師,特別還是軍事上的導師,也只能打點起精神來一起探討。

整個江淮作戰所面臨的大河小河多如牛毛,河網密佈的地形,對於楊震來說也是第一次。雖說在河北作戰以及遼中戰場,抗聯也面對過的河流密集地帶。但像江淮地區這麼河流這麼密集的地方,他也是首次經歷。

相對於地形上好一些,但三方糾纏在一起,形勢相對複雜的皖東來說,林總制定主攻方向的蘇北河道更多。甚至鹽城以南地區,可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