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也時常摔跤。
方雲秀溜了小半日,心裡也惦記得很,歉然應了一聲,便先走了。
崔瑤深呼吸一口氣,抬腳去了正和堂。
……
正和堂。
太夫人端坐在椅子上,手中端著一杯茶,慢慢喝了一口。
崔瑤不敢抬頭看太夫人的臉色,進去便跪下請罪:“孫媳未經允許,便私自出府,還請祖母責罰。”
太夫人溫和的聲音傳來:“快些起身說話。這裡又不是牢籠,你想出府自有你的道理。難道我還能為了這點小事便怪你不成。”
崔瑤懸在半空的心頓時落回原位,起身後,有些羞澀地解釋道:“孫媳不敢瞞祖母。孫媳得知世子今日回京,便去了御街。在一間茶樓的二樓雅間候著。在他進御街的時候遠遠地看上一眼。”
便是再磊落大方,說完這些,崔瑤的俏臉也紅透了。
她嫁入顧家已有十餘年,再過三年就有三旬。早已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做出這等舉動,委實有些孟浪輕浮。
太夫人目光掃了過來,看著滿臉嫣紅的崔瑤,不由得啞然失笑:“這有何不好意思。你和謹行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驟然分別近兩年之久,彼此思念才是常理。你想去看他,去便是了。難道還有會笑你不成。”
太夫人總是這般善解人意,實在是可敬可親的長輩。
崔瑤臉上的紅雲稍稍褪去:“多謝祖母體恤。”
太夫人笑著說道:“我也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豈會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也別急,謹行今晚必會回府。”
是啊,他們夫妻,今晚便能相聚了。
崔瑤抿唇笑了起來。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相聚(一)
太夫人看著笑顏如花的長孫媳,心中湧起一絲憐惜。
夫妻相隔千里,其中的煎熬,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
顧謹行這一次回京,按著往常慣例可以在京城待上一段時日。待再次動身去邊關,不知歸途又是何日……
“崔氏,”太夫人忽地輕聲說道:“此次謹行歸來,你們夫妻好生相聚。若能再懷上一子半女,最好不過。”
丈夫不在身邊,至少有兒女傍身。
崔瑤已生了兩個兒子。不過,子嗣永遠不嫌多,再生一個兒子更好。崔瑤也能更穩地立足定北侯府內宅。
崔瑤先是一怔,很快明白了太夫人的良苦用心,心中感激又感動,鄭重其事地應了下來:“祖母說的話,孫媳記下了。”
太夫人欣然一笑:“好,記下就好。”
……
這一日,宮中一片歡騰,椒房殿內眾人也各自喜上眉梢。
顧莞寧心中喜悅,不必細說。
琳琅等人都是出自定北侯府,對顧家有極深厚的感情。顧謹行大勝而歸班師回京,她們也是有與榮焉,不勝歡喜。
阿嬌翹首等了半日,遲遲未見阿奕回來,有些不快地撅起嘴:“阿奕怎麼還沒回來?”
她還等著他將今日出城之事告訴她呢!
顧莞寧見阿嬌噘嘴跺腳生氣,不由得失笑:“阿奕今日代你父皇迎邊軍進城,之後要進太廟祭先祖,還要舉行大朝會,封賞獲得軍功的諸位將士。再之後,還有百官齊聚的宮宴。不知要忙多久,哪裡能這麼快就回來。”
這也是大秦慣例。
立下赫赫戰功獲勝歸朝的邊軍主將,才會有此殊榮!
大秦已經多年未打過這樣的大勝仗,也多年未曾有過這等慶賀戰勝的宮宴了。
阿嬌聽得神往不已,忍不住嘆了口氣:“可惜我不能親至,未能親眼目睹大舅舅領軍歸來的風采。”
語氣中,露出濃濃的遺憾。
顧莞寧默然不語,伸手輕撫阿嬌的頭髮。
隨著年歲的增長,阿嬌和阿奕之間的差別也愈來愈明顯。
阿嬌是長公主,深得帝后寵愛,閔太后也極喜愛她,幾乎將她捧在手心裡,予取予求。比起天底下千千萬萬的少女,阿嬌無疑是極幸福的。
和阿奕一比,便又會生出巨大的落差。
阿嬌只能在後宮裡打轉,而阿奕,已有資格代替父皇露面,祭天祭祖接受群臣叩拜。阿奕的天地,更廣闊,也更精彩。
阿嬌失落了片刻,很快振作起來,抬頭衝顧莞寧笑道:“阿奕回來得遲,我便耐心等上一等。”
頓了片刻,又輕聲道:“母后,你不用擔心我,我早已想通了。我和阿奕生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