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然過於忘懷,顯得比任何人都要投入。

“腓特烈大帝”號開工建造,在國際上也颳起了一股風潮。

英國報紙在高度重視的同時,也忍不住嘲笑德國人不懂得海軍,竟然耗費巨資建造一艘速度比烏龜還慢的戰艦。《泰晤士報》的評論最為貼切:“腓特烈大帝”號既打不過、也跑不過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在海戰中不但沒有取勝的機會,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是一艘毫無價值的戰艦。

英國人高傲,那是有資本。

只是,其他國家也跟著起鬨,比如法國與俄國的報紙都大肆貶低“腓特烈大帝”號,連義大利的報紙也沒有筆下留情。

這些國家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本嗎?

也許法國有,因為法國曾經擁有世界第二的艦隊,現在的法國海軍也強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

至於俄國、義大利等國,根本沒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格。

只有一點不可否認,“腓特烈大帝”號掀起了新一輪造艦風潮,也可說是十年之後海軍軍備競賽的熱身活動。

當月,英國皇家海軍就提出建造全裝重型火炮主力艦。

緊接著,法、俄、意等國也相繼提出了相關的造艦計劃,連奧斯曼帝國與奧匈帝國也出臺了類似的計劃。

只是,此時的技術水準,還不足以建造真正意義上的“無畏”艦。

在認識到了技術上的難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首先知難而退,降低了造艦規模與新戰艦的技術標準,既仍然採用三脹往復式蒸汽機,配備三十倍徑重炮,最終受財政預算影響僅建成一艘。

英國皇家海軍知難而退,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在制定下一年度財政預算的時候,馮承乾利用“腓特烈大帝”號順利開工的機會,提出再建造一艘主力艦。雖然俾斯麥表示反對,認為帝國沒有必要急於擴充艦隊規模,但是腓特烈三世對“腓特烈大帝”號的效能不太滿意,認為有必要建造一艘效能更加先進、也更加強大的戰艦。

最終,在腓特烈三世的支援下,新戰艦的建造工作確定了下來。

帝國政府撥款一百二十萬帝國馬克,再由戰爭部湊款六十萬帝國馬克,在一八九零財年度建造一艘超級鐵甲艦。

為了表示支援,腓特烈三世把這艘戰艦命名為“威廉大帝”號。

也就是說,腓特烈三世用他父親、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國皇帝的名字,為這艘還未問世的戰艦命名。

隨後,威廉皇儲自願為該艦捐贈了十萬帝國馬克。

皇帝親自為戰艦命名,皇儲帶頭捐款,立即在帝國國內颳起了捐款風潮,短短一個月內帝國戰爭部就收到了一百四十萬捐款。雖然只有少數來自平民百姓,但是自願捐助的民眾多達上百萬。

經費不成問題,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年底,馮承乾把提爾皮茨調了回來,讓他負責戰爭部的日常行政事務,自己則去了威廉港造船廠。

雖然只過了幾個月,但是在設計“腓特烈大帝”號時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已得到解決。

由克虜伯兵工廠開發的三百五十毫米巨炮進展順利,只是這種火炮只有三十倍徑,穿甲威力嚴重不足,馮承乾希望得到的是一種穿甲威力足夠巨大的火炮,所以委託克虜伯兵工廠開發四十倍徑的三百毫米艦炮。三聯裝炮塔的研製工作進展順利,即便無法配備“腓特烈大帝”號,也肯定能配備“威廉大帝”號。

讓馮承乾有點意外的是,得到帝國戰爭部的經費支援後,曼斯鋼鐵廠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鋼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幾名年輕的技術專家想出了很多好點子,正在努力實現量產。

只是,在設計“威廉大帝”號的時候,仍然有一道邁不過去的難關。

這就是動力系統。

雖然馮承乾為帝國工程師指明瞭方向,即細管鍋爐與蒸汽輪機,但是技術突破需要雄厚的積累,而帝國欠缺的就是積累。

別說在設計階段,即便三年之後,“威廉大帝”號建成時,帝國在細管鍋爐與蒸汽輪機領域也沒取得重大突破。要到十年後,也就是一九零零年前後,帝國才能製造出夠用的蒸汽輪機。

透過設計“腓特烈大帝”號,馮承乾對戰艦的設計工作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設計一艘戰艦,首先考慮的就是動力系統,即首先根據效能指標大致定下動力系統的大致輸出功率,再結合動力裝置的效能確定需要採用多少臺鍋爐、多少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