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2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女王”號承受了二十七門三百毫米重炮的全部打擊。

別說一艘戰列巡洋艦,就算是戰列艦,也難以承受住如此猛烈的炮火。更何況,在追擊雷德爾的時候,貝蒂把距離縮短到了一萬二千米左右。在這個距離上,“瑪麗女王”號的薄弱裝甲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更值得稱道的,還是德艦的精準炮火。

當時,德艦已經採用了分段式瞄準法,而英艦採用的仍然是較為落後的連續瞄準法。

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作戰記錄,在這五分鐘內,“瑪麗女王”號至少被七枚三百毫米穿甲彈與二十八枚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彈直接命中,還有十四枚三百毫米穿甲彈落在附近,戰艦首部幾乎被徹底摧毀。當時,至少有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彈擊中了“瑪麗女王”號的艦橋,但是沒有爆炸。可以說,貝蒂極為幸運,如果這枚炮彈爆炸了,那麼包括他在內的數十名官兵將無一倖免。

“瑪麗女王”號承受住了全部炮火,為另外三艘戰列巡洋艦爭取到了機會。

有趣的是,在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打擊之後,“瑪麗女王”號的B炮塔,即位於艦橋前方的主炮炮塔還能繼續開火。

必須承認,雷德爾也錯過了扭轉局面的最佳機會。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能夠擊沉、哪怕是重創“瑪麗女王”號,雷德爾也能一舉改變戰場局面。

結果是,等到貝蒂指揮艦隊完成轉向機動後,雷德爾仍然得面對四艘主力艦。

當然,也不能說這五分鐘的炮擊一無是處。

別的不說,“瑪麗女王”號的A炮塔被摧毀,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主炮火力。此外,在最後關頭,由“德塞利茨”號打出的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彈擊中了“瑪麗女王”號的主桅杆,雖然沒有炸斷桅杆,但是打壞了通訊天線。導致“瑪麗女王”號喪失了艦隊通訊能力,而且只能用旗語訊號指揮作戰。

可以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炮。

在這一炮之前,貝蒂已經向傑利科彙報,遭遇了公海艦隊的戰列巡洋艦分隊,而且對方只有三艘戰列巡洋艦。更重要的是,貝蒂沒有忘記提到,他指揮的戰列巡洋艦分隊擁有足夠的優勢,暫時不需要支援。

正是這封電報,讓傑利科決定按照原計劃行動,即不急著參戰。

當時,傑利科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率領的主力艦隊趕到,雷德爾肯定會立即率領艦隊撤出戰鬥。如果讓貝蒂留下來,反而有更大的把握殲滅雷德爾的艦隊。能夠幹掉三艘戰列巡洋艦,也非常不錯了。

貝蒂與傑利科都不知道,雷德爾也有同樣的想法。

雖然優勢依然在貝蒂手上,但是雷德爾沒有打算撤退,因為在他後方,“皇太子”號等五艘主力艦增以二十四節的速度趕來。也就是說,雷德爾只需要堅持一個小時,就能獲得壓倒性的優勢。

對雷德爾來說,堅持一個小時很困難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即便在展開了編隊之後,貝蒂的優勢都不夠明顯。

進入戰列決戰階段,雷德爾的旗艦,即“毛奇”號集中火力對付“瑪麗女王”號,“德塞利茨”號對付“不倦”號,“馮-德-坦恩”號則跟“不撓”號與“不屈”號周旋,減輕前面兩艘戰艦的壓力。

有趣的是,這也是貝蒂的選擇。

在貝蒂看來,讓“不撓”號與“不屈”號集中火力幹掉最弱的“馮-德-坦恩”號,才有機會迅速取得勝利。

可惜的是,貝蒂的意圖並沒得到完全執行。

原本,“不倦”號應該炮擊“德塞利茨”號,可是在戰鬥打響之後,“不倦”號卻把炮口指向了“毛奇”號。雖然這不是貝蒂的錯,也不是“不倦”號艦長的錯,而是“不倦”號的旗手誤讀了旗語,但是結果沒有什麼區別,即“德塞利茨”號在炮擊“不倦”號的時候幾乎沒有受到干擾。

在艦隊炮戰中,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德塞利茨”號能夠像訓練那樣,輕鬆的把大口徑穿甲彈投向十多公里外的敵艦。

當然,這也意味著雷德爾的旗艦將承受兩倍的炮火打擊。

打到這個時候,局面已經十分明顯了。

在這場戰鬥中,兩艘戰艦成了關鍵,即“毛奇”號與“不倦”號。這兩艘戰艦中,誰能堅持得更久一些,它所在的艦隊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勝。

顯然,貝蒂的勝算更大一些。

不管怎麼說,“不倦”號只遭受了一艘敵艦的炮火打擊,而“毛奇”號卻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