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勝利的手段之一。更何況,在錯綜複雜的戰場上,誰能保證士兵會死戰到底?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為,正是斯大林下的死命令,讓白俄羅斯方面軍喪失了撤退機會。
到了年底,俄軍不但沒有認識到這些問題,反而覺得德軍已是強弩之末,而且俄軍更擅長在嚴寒條件下作戰。
十一月八日,俄軍發起了戰略反擊。
顯然,這是一次極端錯誤的反擊。
要知道,德軍不是強弩之末,只是沒有想到冬季會提前到來,因此暫時停止進攻。德軍的戰鬥力依然強大。
這場發生在烏克蘭平原上的會戰持續到十一月底。在連續投入了五個集團軍之後,俄軍付出了傷亡四十多萬官兵的慘重代價,而德軍的戰鬥傷亡不到十萬,即便將凍傷等非戰鬥傷亡算上,也不到十五萬。
俄軍的反擊不但沒有得手,反而導致烏克蘭方面軍出現了嚴重的兵力欠缺。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一年初,德軍發動了一次針對xìng的進攻行動,圍殲了基輔附近的近三十萬俄軍,並且包圍了基輔。等到春季到來的時候,德軍已經攻佔了基輔,並且佔領了大半個烏克蘭。
相對而言,丟掉土地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要知道,紅俄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為廣闊的國家,即便到一九四一年春季,也就是基輔被德軍佔領的時候,俄國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國土淪陷,俄軍依然擁有讓所有對手羨慕的戰略縱深。
最大的損失,還是有生力量。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俄軍損失了將近一百二十萬官兵,其中在兩場會戰中就陣亡與被俘近八十萬。
由此,導致了一個極為嚴重的結果。
這就是,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也就是初夏到來的時候,俄軍兵力嚴重不足,根本不可能擋住德軍的前進步伐。
此外,俄軍也因此措施了在中俄戰爭中掌握主動權的機會。
要知道,到一九四零年底,中國向紅俄開戰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了。別的不說,中國陸軍的數百萬大軍,除了部署在朝鮮的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