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3 / 4)

小說:帝國風雲 作者:溫暖寒冬

二年初,中德陸軍就互派了軍事顧問團,以此增強軍事協作能力又比如,在一九四一年底,中國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派遣了數千名飛行員,參與了對英轟炸行動做為回報,德意志第二帝國則向中國派遣了一批潛艇官兵,向中國海軍傳授破交作戰的經驗

只是,這些合作,並沒有掩蓋住中德之間的矛盾

最突出的,就是在中國向歐洲派遣遠征軍的問題上

早在一九四零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陸軍總參謀長就主動提出,希望中國在一年之內向歐洲派遣一支規模不低於五十萬的遠征軍,主要協助德軍在東線作戰當時,德軍在東線打得並不順利可是到了一九四一年底,也就是約定的一年到期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拒絕了中國的援助,提出中國陸軍沒有必要派遣遠征軍赴歐作戰,只接納了中國陸軍提供的轟炸機飛行員

可以說,這件事情,讓中國陸軍很沒面子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總參謀長提出要求之後,吳鐵生就很上心,甚至專門聘請了一批迴國德僑,還組建了語言培訓班,從陸軍中精挑細選的選拔了五十萬官兵,讓其分批次接受了基礎語言培訓,而遠征軍中的軍官,要麼是歸國德僑,要麼是歸僑後裔,都有著較好的語言基礎

為此,中國陸軍也花了不少經費

在裝備上,遠征軍也比其他部隊高一級,不但配備了清一色的德械,甚至在訓練的時候使用的就是正式裝備

要知道,當時中國陸軍的訓練營裡使用的都是裝備模型

可見,當時中國高層非常重視這件事

可惜的是,在遠征軍完成了組建、訓練與組織工作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卻以東線戰況不再吃緊為由,拒絕了中國提供的援助

有趣的是,到了一九四二年年底,在攻打莫斯科的作戰行動受挫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總參謀長再次提出,希望中國能夠及時派遣遠征軍雖然這個時候,派遣遠征軍變得加便利,即不再走陸路,而是經海運到達埃及在紅海的港口,然後經地中海前往義大利,再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國但是吳鐵生卻明確表示,中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也非常吃緊,而且還得參與澳洲的作戰行動,因此沒有多餘的兵力可用,遠征軍也僅剩下了由不到一百人組成的司令部,其餘人員均已補充給了各支作戰部隊說白了,就是中國陸軍無法在短期內向歐洲派遣遠征軍

事實上,當時遠征軍並沒解散,只是規模縮小了一些,總兵力在二十萬左右

結果就是,直到一九四三年中期,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啟動了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之後,吳鐵生才答應派遣遠征軍赴歐作戰,並且在三個月之後,由海運把中國陸軍歐洲遠征軍的第一個師送到了埃及

當然,吳鐵生肯派出遠征軍,不是想染指英國

說白了,英國對中國的意義,就像澳大利亞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一樣,在軍事與政治上都沒有多少價值

再說了,中國海軍也沒有可能在一九四三年向北大西洋派遣艦隊

當時,中國派遣遠征軍赴歐參戰,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德意志第二帝國必須在戰後與中國分享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並且以佔領區的方式劃分雙方的勢力範圍,原則上以兩河流域與內夫得沙漠為界也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接受了中國開出的條件,在海灣地區的利益劃分上做出了讓步,中國才派遣遠征軍赴歐參戰

可以說,這些事情都說明,中德關係並不融洽

離勝利越近,中德矛盾就越突出

有了這些認識,顧祝同也就明白了一點,或者說明白了馮承乾找他單獨談話的目的

在這個大局裡面,唯一沒有顧慮的,也就只有太平洋戰場上

說白了,太平洋戰場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幾乎沒有關係雖然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想奪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失去的海外殖民地,其中就包括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接受現實,即承認那些失去的殖民地不在歸帝國所有,也沒有在停戰談判、以及柏林和會上提出領土要求,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理由要回那些島嶼

再說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沒有能力出兵太平洋

也就是說,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海軍可以放開手腳打

這樣一來,馮承乾自然要求顧祝同拼盡全力,用最小的代價、最快的度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取得勝利

當然,太平洋戰場還關係到了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以及戰後的世界秩序

說得簡單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