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戰機已經返回,而且也都需要降落,其中部分戰鬥機已經動用了返航燃油,必須在十五分鐘之內降落,不然就得像之前的戰機那樣,在燃油用盡之後迫降到海面上。
結果就是,田黛芳不得不安排一部分燃油較為充足的戰鬥機繼續在空中待命。
可見,當時第一戰鬥艦隊,實際上同時回收了四批艦載機,而且其中三批的規模在一百架左右,另外一批也有四十多架。
顯然,這大大超過了四艘艦隊航母的回收能力。
由此可見,在回收的時候損失艦載機,並非艦隊官兵的錯,而是第一戰鬥艦隊的三波攻擊行動安排得太緊湊了,而且在此期間遭到第31艦隊攻擊,導致回收艦載機的安排被徹底打亂。
事實上,正是這場戰鬥,催生了一項影響重大的發明。
當時,中國海軍已經開始建造第二種艦隊航母,即“唐太宗”級,而且第一批三艘已經建成,即將加入海軍的戰鬥序列,第二批三艘也完成了船臺建造,預計在一九四三年就能正式服役。
之前已經提到過,在設計“唐太宗”級的時候,馮承乾就提出採用斜角甲板,增強航母的起降作業能力,讓航母能夠在起飛戰機的同時回收戰機,從而大幅度提高艦載航空兵的作戰效率。
可惜的是,馮承乾的這個設想並沒變成現實。
主要就是,“唐太宗”級太小了。
嚴格說來,“唐太宗”級不是一種全新的艦隊航母,而是針對“秦始皇”級存在的缺陷做出改進的艦隊航母。也就是說,“唐太宗”級與“秦始皇”在本質上級沒有太大差別,都屬於傳統的直通甲板型艦隊航母。此外,“唐太宗”級在設計的時候,中國海軍已經發現了“秦始皇”級存在的嚴重、甚至是致命缺陷,因此也只要求彌補這些缺陷。隨後,在建造的時候,大戰已經爆發,而六艘“秦始皇”級顯然無法確保中國海軍在太平洋上擊敗兩個實力強大的對手,因此中國海軍需要的是更多的艦隊航母,而不是一種更強大的航母,也就不可能對“唐太宗”級的設計做出太大改動,不然就會耽擱建造工程,使其無法在一九四二年服役。事實上,馮承乾最終放棄了在“唐太宗”級上安裝斜角甲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讓這種航母在一九四二年服役。如果改動設計,那麼“唐太宗”級能否在一九四三年底建成服役都是個問題。
顯然,“唐太宗”級的航空作戰也效率不會比“秦始皇”級高多少。
雖然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方面的問題,並且做了一些相應的改動,比如兩部升降機都不在航母的中心軸線上,前端的升降機在艦島前方,後部的升降機則在飛行甲板左側,而且機庫為半開放式。但是這些改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航空作業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回收艦載機的時候,無法同時往機庫裡運送艦載機,仍然得在完成整個回收作業之後才能進行升降作業。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採用斜角飛行甲板。
也正是如此,中國海軍的第三種艦隊航母,即“明成祖”級採用的就是斜角甲板,而且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斜角甲板的航母。從此之後,中國海軍的所有航母,採用的都是斜角甲板。
當然,這也直接導致“明成祖”級在一九四四年初才動工建造,第一批三艘到一九四五年底才建成,而正式服役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最先服役的“明成祖”號只趕上了最後的幾場海戰。
此外,“明成祖”級也脫離了艦隊航母的範疇,成為第一艘攻擊航母。
要知道,“明成祖”級的標準排水量就接近五萬噸,是之前建造的任何一種艦隊航母的兩倍以上,而其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六萬二千噸。戰後,“明成祖”級在中國海軍中服役了四十多年,進行了三次全面的現代化改造。在完成最後一次現代化改造後,“明成祖”級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六萬三千噸、滿載排水量超過七萬五千噸,潛力被挖掘一空,已經是標準的大型航母了。
有趣的是,“明成祖”級的工期延遲,催生了中國海軍的第四種艦隊航母。
這就是“唐太宗”的改進型、或者說是放大版,同樣採用了斜角飛行甲板、標準排水量達到三萬二千噸、滿載排水量超過四萬噸的“白起”級。
從命名上看,“白起”級就不屬於艦隊航母。
事實上,當時“白起”級是中國海軍規劃的大型巡洋艦,或者用西方的標準來說為戰列巡洋艦。按照中國海軍的最初目的,“白起”級將主要用來加強艦隊防空,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