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2 / 4)

御。

朝中大臣懂軍事的不多。後面張洎就不大好說了,包括陛下你也同樣不懂,然後在京城佈陣圖的啥。吩咐前線將士按照它去打。這能成嗎?懂的人看到這些不好的策略,沒有信心打。不懂的人按照這個策略去打,然後就是大敗。

再者就是河北的地形。

沒有辦法。只好築堡砦防禦。也許它是起了作用,但敵人來臨的時候呢。因為兵力少,諸砦堡官兵只好據砦不出。出也不管用,正好是送遼軍點心的。甚至因為堡小兵少,被遼軍一一攻破。

這個說得有些過了,若無這些堡砦,遼軍早在前年就將鐵騎從容率到東京城下,至少河洲會傾刻化為灰燼。

不過張洎說的缺點也是事實,而且築堡越多,分兵越重,然而遼軍呢,始終保持著絕對的兵力優勢,難道指望著前線將領時時發生著唐河之戰的奇蹟嗎?

所以面對這個地形不利,以及將從中御的缺陷,於河東河北建兩大鎮,各統十來萬之眾,環重鎮舊城,廣創新寨,以此為中心,屯集優勢兵力,然後列舉烽火,再選精騎為斥候,那麼隨時能集結優勢兵力,迅速決定戰與防。這樣地形劣勢就會扭轉,也沒有了將從中御的缺陷。

並且張洎最難得的是清醒地認識到因連年征戰,所以要做兩手準備。燕雲是門戶,不要丟。但暫時可以與遼國議和,先將國內恢復過來,罷天下不急之務,停土木之功,減官吏之冗員工,省錫賞之優澤,收聚財貨,訓練師徒。那麼只要過幾年,國家強大起來,陛下再親御六戎,飲馬長城,勒兵於單于之臺,焚老上之龍庭,烏桓之罽幕。

估計老張也害怕這封奏章呈上後,趙匡義會動怒,將從中御不好啊,還要建重鎮,分更多兵權於前線諸將,趙匡義能快活嗎?所以最後才說,還是你老人家親征。

因為張洎的無恥,宋九一直看他不順眼。

然而這份奏摺讓宋九大為欣賞。

趙匡義看到了,臉色平靜。

實際宋九估計趙匡義不發作就是好的,宋九不由地偷樂。

張洎說的很多實際宋九早就在考慮,如自己為什麼一指揮,雖不能大勝,但不會大敗。難道自己有軍事才能嗎?或許有吧,與曹彬差不多,可能還不及郭守文呢。這就是威信,自己有地位號令,不怕死讓將士感動,於是上下號令如一,不會出現岐溝關一片散沙的現象。

但整個國家有幾人有這個威信?

趙普有,但趙普懂嗎,他下去會比趙匡義更壞事,因為他比趙匡義更獨斷獨行。然而其他人呢,就是張齊賢下去都不行。

自己是明確了各州武將的一些自主權利,然而僅是各州,如果郭守文這一戰認為李繼隆不行,兩人發生衝突,李繼隆有沒有權利強行命令郭守文?

張洎的建議某種意義上確實解決了許多問題。

可真到了那地步,想一想安史之亂吧?若是一個強力將領總掌十幾萬戰鬥力強大的邊軍,不要說趙匡義了,趙匡胤會不會放心?

因此暫時是無解之題。宋九想到了,但在想其他的出路。

堡砦戰術中的一些缺陷。宋九同樣在反思。

其實說到底,還是國家連年大戰。損失慘重,兵力不足。

然而宋九做了一件捉狹的事,說道:“張洎奏章有很多可取之處啊,而且寫得這麼華美,讓臣帶到西府參考吧。”

之所以張洎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正是他的文筆。

這篇雖是言事奏章,但寫得花團簇簇。反正宋九肯定寫不出來。

另一個文章大家王禹偁也呈上一篇奏章。

中國患匈奴之病,其來已久(匈奴指北方遊牧民族,不是真匈奴)。但聖明如漢文景時。單于卻肆行侵掠,火照甘泉,漢哀平之時,外無良將,內無賢臣,可是使者來朝伏拜。現在國家強大,不下漢朝,陛下聖明,豈讓文帝?北戎之強未必有單于之時。可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

也說錯了。不是漢哀帝與漢平帝時自己衰弱,而是讓漢武打衰弱了,匈奴走向末落。不過自古以來,對漢武大帝窮兵黜武。許多文臣皆痛恨之。因此王大文人不提漢武了。

所以外有五者,一是兵勢患在不合,將臣患在無權。二是偵邏邊臣。罷用小臣,用老成忠厚的大僚任之。這樣就能將邊境情況真正反饋到朝堂。三是行間諜離之,契丹婦人任政荒淫不法。所以用間諜以厚利誘蕃中酋長。一旦諸酋離心,因可取也。四是以夷伐夷,如遼東女真,就可以讓他們攻遼東,與朝廷張其犄角。五是下哀痛之詔感謝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