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3 / 4)

“第二條就是盔甲。”

“盔甲?”

“正是盔甲,臣以為盔甲要重新改進,讓軍隊速度快起來。”(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六章 幕後者

“臣到了西府後,仔細地思考了北方數次戰役,除了滿城一役,那一戰將敵人逼到西山絕境之上,才殲敵六成以上,餘下的那怕是雁門關大捷,都不能殲敵五成,更不要說使對方全軍覆沒了。然而臣於遼東黑遼河一役,俘獲或擊斃敵人近達七成,餘下的遼軍還全部逃散了,無一支軍隊是成形逃走的,若非兵力不足,那一役,可以殲敵九成!”

“宋卿,沒辦法,敵人多是騎兵,速度快。”

“正是速度快!”

實際還有一個例子,高梁河一役耶律休哥手中兵力並不多,而且耶律休哥昏迷過去,宋軍諸將指揮得當,就那樣,還將宋軍殺得很慘。若是那一役中耶律休哥手中擁有更多的兵力,又沒有昏迷,可以說大半宋軍主力就留在幽州了。

這是趙匡義心中的痛,宋九不能說。

再有一例,耶律休哥將崔彥進等人殺得很慘,一路從拒馬河追到莫州,但沒有將宋軍全面性的擊潰,張師被耶律休哥斬殺,然而他的部下平安撤回瓦橋關。

所以耶律休哥看到宋軍的頑強。

但是崔彥進的幾路兵馬若是遠在幽州,沒有後方城池與諸堡砦的掩護,又會有什麼後果?

因此宋九又說道:“我朝多是兵卒,盔甲沉重,十幾年前臣在河洲,高懷德將軍曾用箭射新式鋼鐵打造的鋼板,以為喜。臣也竅喜。事實它確實減少了兵士的傷亡。但臣在遼東,遼軍大敗,擄獲了許多武器盔甲。有的盔甲武器就是高梁河小挫時我朝大軍丟散的。”

宋九說得十分委婉。實際那一戰丟失的東西太多了,各種武器。盔甲,糧食。物資,兵仗,符印,旗鼓,包括部分伏虜弩,虎炮,火藥……

“契丹人多將我朝盔甲做了改變,去掉近半甲片,臣好奇地派人審問一些抓獲的重將。大多數人不知道,但有兩個將領知道此事,那就是我朝盔甲不適合契丹兵士穿戴,如步人甲。馬甲又嫌太重,影響速度。臣當時也不大注意,以為是契丹人耐寒,不喜著重甲之故。回到京城,來到西府,才知道數役大捷中。俘獲的契丹漢兵也有部分是透過繳獲我朝盔甲改造的,同樣改得更輕便。臣就想到一件事,我朝援助遼東女真人,一是透過換裝的舊式盔甲改造。後來臣到了遼東,陛下又刻意打造了一些新式盔甲,但皆為了節約成盔。僅有一個頭盔,以及護臂與襖甲。可就是這個簡便的盔甲。由於重量僅是我朝盔甲的一半,反而讓女真人騎在馬上更靈活地作戰。”

這裡宋九說得也不完全對。

在史上宋朝開國之初因為缺鐵。裝備鐵甲的兵士並不多,直到西夏崛起,西夏鐵鷂子全副重甲,戰鬥力強悍,宋朝才開始重視重甲。再到金人的重甲騎兵,讓趙構感嘆無甲何以禦敵,重甲武裝達到了巔峰。

因為宋九出現,導致宋朝鋼鐵產量激增,因此重甲步騎兵提前出現。

但也不能說宋九是反潮流。

因為這個潮流在軍事史上非是進步的,而是一種倒退。

沒有速度優勢,想打贏很難,雖然重甲武裝減少了傷亡,但嚴重拖累了速度。如行軍,速度趕不上來,就無法快速到達決戰地點,以至敵軍提前做好準備。

如救援,沒有速度,就無法及時救援。

如追敵,沒有速度,就無法全殲敵軍,甚至沒有速度一旦大敗,反而全軍會覆沒。

因此直到元蒙軍隊出現,輕甲輕騎,將速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造就了世界冷兵器史上最強悍的軍隊。

宋九又說道:“於是臣剛才想到這個問題,重甲步騎雖減少傷亡,但拖累了速度。不能全殲敵軍,甚至失敗會因速度拖累將自己落入絕境。所以臣認為必須進一步派工匠改進盔甲,將一些不致命的身體部位甲片去掉,減少其厚度。”

“若那樣……”

“陛下,臣也不打算減少其防禦力。雖為了減輕重量,去掉一些甲片,減少厚度,但不能減少盔甲成本。首先說鋼鐵,不管什麼鋼鐵,它不完全是鐵,還有其他一些金屬,這些金屬在裡面,有的起加強韌性作用,有的起防鏽作用,有的起強化作用,但有的卻起了一些反作用。眼下雖無技術分辨這些金合的構成,不過成品可以測試。讓工匠測試各地鐵礦石冶煉後的質量,選擇專門的優質鐵礦石打造盔甲。其次每一副盔甲增加錘鍊次數,提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