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事兒挑起事端,藥王谷也不好意思拿宓妃受那麼點皮外傷出來說事,那豈非憑白惹人笑話。
徹底認識到宓妃的價值的之後,拓跋遲更加堅定了要得到她的念頭。
若真能求得此女,何愁大事不成。
一走神兒,心思就飛遠,滿腦子幻想泡沫的拓跋遲似乎全然忘記了溫家三兄弟提出的三個要求,也忘了宓妃不要二手貨,不要破鞋的宣言,兀自想得美美的。
“以溫小姐的聰慧,即便破不了陣,想來也會保護好自身安全的。”不同的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截然不同,品出來的東西自然也是不同。
好比三皇子,珍月公主等人,他們聽了宣帝的話,一個個都覺得看到了宓妃這個人所能代表的價值。
而金鳳國的文武百官,他們一方面覺得皇上說這些話是為了安撫溫相,畢竟溫相是純臣,是忠實的保皇黨,一旦溫相因此事而與皇上互生了嫌隙,於江山社稷不利,將打破前朝好不容易維持起來的平衡;
另一方面他們卻又不得不懷疑,宓妃究竟是否真的入了皇上的眼,得了皇上的青睞,又或者皇上待宓妃好又格外的看重宓妃,是懷著討好藥王谷的目的?
四國皇帝對藥王谷都要禮讓三分沒錯,但卻用不著討好藥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