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引兵來戰。關羽引五千兵出戰。惇與之戰三十餘合,回馬便走。關羽趕之,夏侯惇且戰且走,轉眼趕出二十餘里。關羽見有事有蹊蹺,欲勒兵回下沛。然左右一聲炮響,殺出許褚和徐晃,夏侯惇又回軍夾攻。關羽兵少,殺不出重圍。被圍於一土山之上,徒呼奈何。是夜,見下沛城火光沖天,知下沛必為曹操所取,更為沮喪。欲衝下山去,卻被強弓硬弩射回。
第二日,徐晃單人獨騎上馬來見關公。晃昔日與關公在許都時相交甚厚,故今日來說。晃言:“曹公久聞將軍大名,今遂取徐州、下沛,並不敢騷擾玄德之親眷。今公若死一則劉備親眷無人照管,二則劉玄德亦未戰死,他日使求君時而君已雲,豈不能玄德公傷悲耳。”
關羽無奈,遂與曹操約定了史上著名的三約:只降漢帝,不降曹操;曹操須善待玄德親眷;他日若知玄德在生當往投之。操許之,關羽遂降。操深愛之,重賞關羽。和其同回許都。
操回許都後,待關公甚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常賜金銀珠玉、美女侍婢,關公則獻與其嫂。曹操深欽之。又見關羽其馬瘦弱,遂以呂布之赤兔馬贈之。
然則關羽始終欲尋劉備而走,操甚惱之。謀士董照道:“無妨,其言立功方去,今不使其立功,其安能於耶。”操然之。
第十五節 太史慈勇挫匈奴寇
第十五節 太史慈勇挫匈奴寇
張文遠大破黑山賊
卻說太史慈自領兵鎮撫幷州以來,盡忠職守,不敢怠慢。因我嚴禁主動與胡寇擅自戰端,故平日主要以守勢為主。時常注意修築雁門等邊境城池,嚴守匈奴入侵。
然匈奴自呼廚泉成為可汗後,見大汗雄威不再,遂起逐鹿中原之心。韓遂任幷州太守時就屢屢入侵併州,以圖中原。今太史慈鎮守幷州後,匈奴初時未知明細,尚有所收斂。後不時越過邊境,頻繁挑釁。太史慈不得不時常出擊,將之逐走。然礙於將令,不能遠擊將其盡剿,故屢屢復來,煩不勝煩,令太史慈好不鬱悶。
今聞徵西大將軍、長安侯終於決定準備對塞外胡蠻開戰,太史慈心喜不已。我令其積極準備糧食,準備供趙雲、張遼剿滅黑山賊之用。軍糧一時俱屯於晉陽。忽一日,太史慈接報,今年匈奴多災,糧食缺乏,匈奴呼廚泉大汗聞晉陽糧非,率三萬精騎南下欲先奪雁門,再來奪晉陽。
太史慈大驚,急調幷州之兵三萬鐵騎急援雁門。行進間,太史慈心急如焚,雁門只有守兵五千,怎敵得匈奴三萬鐵騎。如若失陷,幷州北大門洞開,幷州難守也。遂急催大軍,日夜急行。大軍行至雁門數十里外時,探馬來報。雖匈奴攻勢甚急,然則雁門尚未失陷,只是形勢頗為危急,不知還能支撐多久。太史慈聞報大喜,領大軍急抵雁門城下。匈奴聞援兵到,亦停止攻城,退出十里下寨。
太史慈領兵入雁門,雁門城守告之,若非有一人組織城守,防守嚴密。雁門已陷多時矣。太史慈急問何人,太守答:“此人名郭淮字伯濟,少有大才,年不到二十。初聞賊兵來時,因賊勢大,吾等驚慌失措。惟其來見吾道:君為國之郡守,臨敵不可慌亂。今匈奴雖勢大,但其俱為騎兵,並不善攻城拔寨。只要守禦得法,必可捱得晉陽太史將軍領兵來援;那時匈奴可退也。故吾等令其組織城防,其防禦果然甚有章法,匈奴攻城近十日,雖攻勢甚急,卻不能奈雁門何。郭伯濟功莫大焉!”
太史慈大喜,傳郭淮進見。太史慈見其雖年少氣盛,但進退有禮,行軍佈陣對答如流。遂令其代雁門太守一職,拱衛雁門。原雁門郡守調至晉陽督辦糧草。
太史慈對郭淮道:“汝久居邊地,當知匈奴屢屢為患,百姓困苦。吾日夜思慮,欲滅之以安百姓。然則為大局計,長安侯禁止吾主動擅啟戰端。然今匈奴主動來寇,吾必與之迎頭痛擊,使其不敢再覷幷州。如此方能使趙雲、張遼二將安心領兵剿滅黑山賊。然後主公便可親起大兵,千里擊胡,一舉將其蕩平。但現今汝可有退敵之策否。”
郭淮笑道:“太史將軍勿慮。今日匈奴來寇,因其天災而缺糧耳。然其悍勇善戰,若強敵之,雖勝亦為慘勝也,不合為將之道。今當領兵坐守雁門,我料不出一月匈奴必糧盡,若不能破城,則必退兵矣。那時吾等領兵擊之,焉能不勝。另可派一軍襲匈奴之糧道,日夜騷擾,匈奴糧食必短缺更快,吾等更可速勝也。”
太史慈撫掌大笑道:“吾主又得一賢才也。”即令成宜、張橫領一萬鐵騎趁夜出城,利用其二人久居邊關熟悉地理,日夜襲其糧道,若敵眾則不與之戰,若敵寡可盡殲之,務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