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攻城,因此沙陀人這邊其實主將不在,而明軍這邊確是孫傳庭親自領軍,這上面來說明軍可能還佔著一點兒優勢也說不定。
“火槍~放!”
明朝的京營,早在朱棣時期就可以完整的打出三段式了,後來太平日久疏於操練這項技能就漸漸地不會了,不過自從盧象升改負責京營的訓練之後慢慢地開始重新演練,孫傳庭上任以後更是反覆地磨合,將這三段式磨合的終於完美,如果閉上眼睛聽,戰場上噼裡啪啦的炒豆聲規律而又整齊。
這些沙陀人剛從唐末過來,雖然那時候戰場上偶爾也會出現火藥,但跟火槍還是沒啥可比性的,雖然早就知道敵軍有一種叫做火槍的武器,殺敵的方式類似於弩,但心裡其實並沒有太當回事兒,加上他們在下邊捱了滿身的屎尿,早就癟了一肚子火,看到有人衝上來哪裡還管什麼許多,分分紅著眼睛就衝了上去,恨不得活活撕了這些剛才還給他們潑糞的混蛋,於是麼。。。。結果就悲劇了。
沒有膛線的滑膛槍能不能打中人全憑運氣,但如果排成密集的槍真,又這麼巧敵人也是密集的,離著還挺近,嗯。。。。
僅一個照面,小一千人就被孫傳庭的三段式給帶走了,可以說是先聲奪人,城上時不時的再飄幾支冷箭射過來,換了一般的軍隊可能直接就要崩潰了。
但沙陀人不是一般的軍隊,戰場上越是不怕死的人活的越久,相反越怕死的人死的往往就越快,這是千百年來顛之不破的真理,三段射畢竟不是馬克沁機槍,在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代價之後,沙陀人終究還是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