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九成九都是道經,當初師弟在雲庭真人小世界中,應當已讀過一部分。至於其他,師弟洗劍之餘,可常來閱讀。”穆藏鋒領著李長安走向最前的幾排書架,指向一層竹簡:“此處是五行築基法門。”
又指向一排獸牙鑿刻的牙簡:“此乃五行遁術。”
這些法門之所以不記載於紙帛之上,是因為紙帛難耐歲月磨蝕。
李長安謝過後,穆藏鋒離開石室:“我便不打擾師弟看書了。”
李長安走到書架前,剛欲取書看,只覺背後一沉。
一個臉色白兮兮的孩子不知何時趴在了他背上,渾身冰涼。
李長安毫不驚慌,將孩子捧下,微笑道:“今日怎麼出來了?”
這便是玉誥金書化成的童子,自從那日越小玉不告而別,將童子也留下後,童子便懨懨不樂,難得變化出人形。
童子手腳舞動,咿呀說著:“書……書……”
“哦,你想看書。”李長安將童子放下,囑咐道:“別碰壞了便好。”
童子一落地,如魚得水便向書海鑽去,李長安看著他背影,但童子既沒跌倒,也沒碰倒書架,一見到書,便安靜讀了起來,若非外表實在稚嫩,倒向個沉心靜氣的老翰林。
既然擔心乃多餘,李長安便取下五行法門看了一遍。
其中土行入門法訣有《戊土真解》《抱山功》之流,不一而足,李長安思索一陣,他因雲庭真人傳道與太嬰之故,真元之渾厚凝練遠勝他人。而抱山功功亦是以浩大雄渾見長,正好與他相合。
又尋到遁法,其中土遁似乎最適合用來入門,臨敵之時應變也多一些,他拋開下乘抓土為媒在土上疾行的殘缺土遁,找到中乘的地行之術,才發覺遁術修行極難。他所看得《地行術集註》中,便有懸劍宗前人註解,他修習地行術時,將自身埋入土中,不露口鼻,不飲食,不呼吸,歷四十九日,方得小成。
以李長安如今的練髒功夫,也自認做不到這一點。
他索性翻開旁邊的《神洲述異志》,此書他在西岐就曾讀過,不過懸劍宗中的藏本卻多出了數倍內容,想來西岐流通的那版已被朝廷閹割過了。
隨意翻閱,他眼神一凝,見得一段描述:“地握:溼生蟲妖,狀如人手,掌為口,臂為腸,視金石土如無物,是食人。食之可地遁。”
大意為,一種從溼氣中誕生的蟲妖“地握”,可在金石土中任意穿行,會吃人。若人吃了它,便可地遁。
李長安因那一句“食之可地遁”而凝聚目光。
他想到,抵達莽蒼山中烏句山山腳聯星村時,那村長曾說村中出了妖魔,有人曾見牆中伸出人手。
若這便是地握,那他修習遁術可省去九成功夫。
“聯星村村長曾言,此事已稟報天劍門……若真是地握,便不可落於人後了。況且既然此妖食人,若讓它長成,難免也是個禍害。”李長安若有所思,合上《神洲述異志》,離開藏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