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顯而易見,有跡可循,可以口述言傳的文字記載下來,便是修行法門。
姒飛臣腦中閃過諸多字句,三千道經他還沒能全部讀過,但也讀過百部了,其中時常掠過他往日背誦過的句子,本以為自己應當對其中含義耳熟能詳,但那些看似熟悉的字據在腦中掠過時,卻變得有些似是而非。
原來這其中有許多意義他只是從師長口中問得,以為自己知曉了其中含義,其實卻是半知不解。
無數字句掠過,姒飛臣不由有些茫然,睜眼看著眼前汪洋墨海,心中不可避免生出退卻之意。
他近二十年修行,竟還不能理解這道海之中一滴水所蘊含的道理,談何渡海。
甚至於心神略有恍惚,陷入自我懷疑當中。
忽的腦中一段字句閃過:“道本至無,以事歸道者,得之一息;事本至有,以道運事者,周之百為……”
這一句話姒飛臣印象最為深刻,當年宗主在山上開壇講道,他在旁聽,便據此句提問,那時宗主一語讓他如醍醐灌頂,頓時將此句意義明瞭透徹。
姒飛臣心神一定,兩道蝌蚪大小的墨字從海水中飛出環繞他身邊,比魏先還多了一個。
“原來如此。”姒飛臣眺望海面道:“真人變化這一方道海,是讓我等領悟道經真意。”
楊殿任由海水從指間瀉下,並未領悟哪怕一句道經,挫敗地看著魏先與姒飛臣身周環繞的墨字:“這些墨字有何用處?”
姒飛臣搖搖頭:“尚且不能斷定,想來只要領悟道經更多,便會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