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的一聲挑起扣籃。
“嘿,夥計,你來打大前鋒,我來打小前鋒,怎麼樣。”
秦陽用自己蹩腳的英語解釋著。小前鋒隊友愣了愣,然後答應了,作為剛剛助攻自己的隊友,小前鋒不介意去打大前鋒,反正本身他自己是大前鋒為主。
換了一個位置,秦陽感覺舒服多了。
內線那群肌肉男,搶籃板簡直不要命,四個人在籃下不說,外面還有一群人不停的衝搶籃板,秦陽的小身板,根本不敢衝進去。
第一次,秦陽感受到在學校打球時候其他人面對自己時候的感覺。
太憋屈了。
身體素質比不上,很尷尬啊。
但是剛剛換位置之後,悲劇的一幕出現了,秦陽對位的小前鋒開始爆發,面對秦陽的防守是各種硬吃。
暴力突破,背身抗到籃下,秦陽心底一臉淚,卻感覺到無可奈何。
如此兩三次,秦陽終於知道為什麼訓練系統建議自己打控衛了,確實只有控衛才是最適合的位置。
這只是想進入NBA的一些球員而已,就這麼變態,換成NBA首發球員,該怎麼打。
秦陽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
試訓仍然在繼續。
秦陽的表現也越來越好,雖然是小前鋒,但是秦陽明顯是組織小前鋒的打發,有些類似於勒布朗詹姆斯。
秦陽的隊友,沒人擅長組織,慢慢的隊友都把球權交給了秦陽來處理。
秦陽也不自己出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開始安穩的組織進攻,兩米的身高別的優勢沒有,視野很開闊。
雖然也有不少的失誤,但是秦陽分配球權,總算是把這一群臨時隊友組織到了一起。
順帶著秦陽也投進了兩次三分球。
嗯,總體表現很不錯。
球場邊,一位又一位的球探開始關注秦陽,在自己的本本上記下秦陽的特點,別的不說,這種組織小前鋒的打發,卻是很少見,而且還能投三分。
除了力量弱,防守差之外,自主進攻能力不強之外,秦陽是一個很合格的角色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