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
羽林軍出現在西門守軍的面前。
“漢軍來了!”
一些人興奮地大喊,他們好像忘了董卓還沒有即位,他們也還是大漢的軍隊。
不過也都無所謂了,反正羽林軍也不至於把這些人當做自己人。
剛才的騷動過後,守門的將軍傳達了軍師府早已下達的文書:禪讓當日全軍警戒,若發現漢賊裹挾皇帝出逃,當即攔下。殺敵一人賞白銀百兩,俘獲、斬殺統領以上賊首一人賞黃金千兩,攔下皇帝賞黃金萬兩,立大功者事後呈陛下另有重賞。
曾經聽到皇帝的輦車經過,眾人只會戰戰兢兢地跪在一邊讓開道路,頭都不敢抬。
但是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改朝換代的時候到了,此刻面對皇帝的禁衛,他們竟然沒有一點恐懼!
董卓軍的將士們緊緊盯著賓士而來的三千羽林軍,好像是三千隻肥羊。
磨刀霍霍。
5千弓箭兵站在城牆上拉起了長弓。
1萬名步兵組成前軍豎起了堅盾、長矛。
但是面對羽林軍的重騎兵,這一面大盾就好像紙糊的一樣。
明晃晃的長矛連成槍林,好像一面扎滿刺的針板。這樣的場景印入眼中,恐怕正常人都會心中生寒。
羽林軍卻只會向前、向前、向前!
一頭撲進去。
你若扎不死我,那就被我碾成肉泥!
羽林軍的悍不畏死讓董卓軍有些亂了陣腳。
僅僅1千人的重騎兵,短暫的碰撞便是摧枯拉朽地鑿開了董卓軍的前軍。
你可以試想一下,一輛全速賓士的賽車將人撞飛的場景,一瞬間的碰撞便足以讓人骨斷筋折。而當這樣的猛獸數量達到1千的時候呢?
血肉橫飛,到處都是殘肢斷臂。
無可匹敵,勢不可擋。
這是為什麼古代騎兵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輕騎兵有強大的遠端奔襲能力,重騎兵有強大的正面作戰能力。
“放箭!放箭!快放箭!”
弓箭紛紛往羽林軍的重騎兵身上招呼去了,明明攻擊隨後的輕騎更為有效,不過人們總是會下意識地攻擊讓他感到最有威脅的敵人。
董卓軍的重弩被羽林軍壓的有些抬不起頭,無法造成有效的殺傷。雖說弓箭對重甲的威脅極小,但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了也是可怕的。
若不是羽林軍和董卓軍已經有些糾纏在一起了,弓兵的射擊還真能給羽林軍的重騎造成些威脅。
不過面對十倍的人海和不勝其煩的射擊,羽林軍重騎的速度終究還是開始慢下來了。
董卓軍的步卒有些猶豫駐足,有些則興奮地撲了上去。
而一部分弓兵在將領的指揮下開始著重攻擊於羽林軍中軍的輕騎。至於護衛著馬車的後軍明明是最能肆無忌憚射擊的,卻被弓箭放過了。想來他們也知道那裡面坐著的人有多重要,那位大人的生死不是他們這些小卒擔得起的,只是攔下他的馬車,他們就足以升官發財了。
“殺!”
這時,一支一千人的騎兵出現在羽林軍身後。
是陷陣營!呂布的王牌。
陷陣營統帥高順一馬當先,衝在了最前方。
陷陣營原本有3千人的建制,不過經過這些年,虎牢關出戰十八路諸侯、北上討伐馬騰、平定羌族作亂、數次討伐曹操,陷陣營只剩下1千人了。
呂布自然是想要為陷陣營補充兵源的,但高順死活不同意。不為別的,只因陷陣營都是幷州精騎,他們彼此熟識、相知,若加入了別人,他們就不純粹了。高順看不起董卓軍。
最後呂布還是依了高順,因為高順的忠誠、陷陣營的忠誠。在他反叛丁原的時候,陷陣營不離不棄。可呂布心裡難免有些疙瘩,他投降了董卓,可高順偏瞧不起董卓軍。為此,呂布和高順鬧得有些不愉快。
羽林軍後軍了分成了兩支,一支800人掉頭迎擊陷陣營,一支200人放棄了射擊開始加速追趕前軍。
“好膽!”
不是被他們奇襲,而是明知他們是陷陣營的情況下,敢以更少的兵力迎戰的,這還是高順第一次遇見。
“下馬結陣!”
賓士的戰馬戛然而止,陷陣營竟然棄馬迎戰羽林軍輕騎。
前軍只拿起了小盾,稀稀疏疏站了兩排。中軍以刀手在前,長矛在後密集組成方陣。只有後軍留在馬上,拿出了長弓和手弩。
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