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宅,將平日裡趾高氣昂的世家子弟一個個戴上了鐐銬,送上了囚車,一片鬼哭狼嚎、哀聲動天的景象。
建業的百姓看得熱鬧,議論紛紛。
而真正決定這些人命運的是此時在太守府裡的爭論。
“根據審訊,現已查明共有十一個世家參與了此次叛亂,吳郡的陳家和陸家,蕪湖的李家,建業的沈家、吳家······”
寬闊的大廳中瀰漫著冰冷的殺意,太史慈站出來向眾位同僚細說詳情。
“主公,謀逆乃是大罪!這些反賊當查抄家產,滿門抄斬!”
“不可!世家影響甚廣,世家子弟眾多,一但牽連全部對整個江東的影響不可估量!應當細細徹查,斬除首惡,嚴懲從犯,對於不知情者網開一面,這樣才能讓主公在士林樹立威信!”
“狗屁!這些人膽大包天,謀害主公,不殺了以儆效尤,他們還以為主公軟弱可欺!”
“可天下人怎麼看主公?若是都殺了,天下人必定以為主公是嗜殺殘暴之人!”
“書生之見!別人都把刀架到你脖子上了,你還跟我說要考慮別人的看法?”
太史慈一句話說完,底下的文官和將領就炸開了鍋,爭論不止。
太史慈無奈,又走到了過道正中,大聲喊道。
“世家與劉繇私下勾結,共同謀害主公。世家主外,召集人馬圍殺主公;劉繇主內,向世家提供主公的行蹤,控制建業的守軍。二公子孫權和劉繇有共謀之嫌。”
大廳裡一下安靜了下來,靜得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到。
許多不知情的中層官員和將領紛紛閉上了嘴巴,轉頭看向孫策。
他們這才發現,主公一直沒有說話,他坐在那裡好像在發呆,一雙眼睛直直地盯著地面,好像那裡有什麼稀罕物。
周瑜走了出來,接過太史慈的話說道。
“世家的人除了蕪湖的李家,吳郡的陳家、陸家,都已經緝拿下來了。劉繇和孫權現在正軟禁在偏廳。此事如何處理還是請主公示下吧。”
原來周瑜昨天就回到了建業。發現封城,他沒有暴露身份,只是向城頭問話,聽了士卒的回覆,他靜靜退走打聽訊息,終於確定是劉繇要對孫策不利。
江東的4萬兵馬分佈在柴桑和廬江,由朱治統領防備劉表。
遠水解不了近渴,周瑜還不清楚建業城中的具體情況,但調來吳郡所有兵馬想來也可堪一戰了。於是,周瑜一面派人去吳郡調兵,一面繼續打聽訊息。
好在今天建業解除了封城,聽說孫策平安歸來,周瑜這才急忙趕回了太守府。
雖然季書一直自責自己發現的太遲。
但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周瑜卻十分慶幸這個結果。
至於韓當的死,周瑜覺得老將軍是死得其所的,就算換了他,他也會含笑赴死。他只是深恨孫權和劉繇的背叛!
然而看到此時的孫策,周瑜只覺得深深痛心,不知還該不該諫言殺死孫權。
見孫策還是一副不理不睬的樣子,眾人面面相覷,不敢說話。
周瑜又走上前一步,輕聲嘆息。
“大哥,至少先下令如何處置世家吧。”
“殺!都殺光!”
孫策還是靜靜地看著地面,但他說出的話卻有些駭人。
“好,我馬上下令把這些世家的所有人拉到城門口斬首示眾。”
周瑜微微眯著眼,卻透著狠厲。
季書卻感覺有些不忍。
“且慢。”
季書不想幫那些世家,也不想幫孫權說話,但是他覺得向前一步好像有一條看不到底的深淵,他想把孫策拉回來。
“主公,罪不及家人。至少放過那些老弱婦孺吧!”
孫策沒有說話,他好像正注視著那條深淵。
季書轉頭看向周瑜,周瑜卻不自在地撇過頭去。
周瑜也不想做這麼狠心的事,但他怕。
他怕留給那些老弱婦孺的不是慶幸和感激,而是無盡的憎恨。
他怕孫策遭遇到又一場刺殺。
咬咬牙,周瑜轉過臉去不敢看季書:“斬草要除根!傳令下去,將世家叛逆帶到城門口,滿門抄斬!”
“慢!”
眼見令兵轉身就要出去,季書揮手大喊一聲攔住令兵。
或許這個世道就是如此,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但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無法接受這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