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君王真正信賴著自己,言聽計從,把權利真正下放給了自己。
士,當為知己者死!
諸葛亮微微坐直身子,轉向劉備一躬到底。
“琅邪之敗乃是臣計不如人,而致今日禍事,請主公責罰。”
堂下眾人頓時安靜下來,許多世家家主臉上擒著冷笑,靜靜地等待劉備處置諸葛亮。
但主座上的劉備卻一臉鐵青。
碰的一聲,劉備的手重重地拍在書案上。
沉悶的聲響彷彿一聲呵斥迴響在議事廳裡,眾人心頭頓時一凜。
將眾人的視線都聚集過來後,劉備掃視眾人,嘆息道。
“國家不幸,讓董卓這個奸賊掌握大權,以致天子蒙難。泱泱大漢,如今竟被瓜分成了六個諸侯國,漢室復興之路遙遙無期。”
“孫策自立一方,又屠戮漢室宗親劉表,與我本有‘家仇’;如今又私下聯盟國賊董卓欲圖天下,此又與我生出‘國仇’矣。”
“楚漢之戰,乃大義所致,如何能怪軍師?諸位再以此責難軍師,我必責罰。”
堂下不少人略顯尷尬地互相看了看,便紛紛應諾。
頓了好一會兒,劉備臉色漸漸緩和,轉頭看向諸葛亮,說道。
“軍師切勿自責,琅邪一戰的情形三弟早已告知於我。此戰軍師已為我軍謀劃好了天時地利人和,楚軍背水一戰,反勝我軍!為之奈何?為之奈何。此天意也,非戰之罪。”
諸葛亮呆呆地看著劉備,心中那一絲挫敗和陰霾漸漸被不甘所取代。
“只恨不能早些遇到主公!”
諸葛亮對著劉備再拜了下去。若是能早上三年、兩年、一年來到徐州為劉備謀劃,那情形是否又會有所不同?
哪個君王不是求賢如渴?
劉備同樣答道。
“我何曾不是與先生相見恨晚。”
又是一聲長嘆。
劉備看向眾人,說道。
“今日議事就到這裡,諸位都回去吧。”
“諾!”
眾人相繼離去,只剩下劉備、關羽、諸葛亮三人留在議事廳內。
······
“聽說了嗎?”
“聽說什麼?”
“廖化已經向孫策投降了。”
“······”
“你有什麼打算?”
“噓······今夜,你與······來······再議。”
議事結束,劉備麾下的文臣武將們三三兩兩地離開了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