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鏖戰江陵(三)(2 / 3)

小說:虛構三國 作者:芝麻樹

這之後楚國方面不斷冒出新的連弩車、轉射機、藉車,各種稀奇古怪的守城器械層出不窮,許多東西甚至從來沒在楚軍以往的戰鬥中出現過,簡直有如神助一般,讓蜀軍眾將恨得牙癢癢的。

而蜀軍方面,如圍三缺一、勸降信、夜襲、謠言、陣前邀戰等各種各樣的手段也都使了個遍。

二十多天過去了,江陵城牆上到處都插滿了殘缺的箭頭,許多地方也被火油燒得一片漆黑。高強度的進攻讓蜀軍損失很大,近萬將士喪命於此。當然楚軍也損失半數的兵力,張任早已發現一些新招募的民兵開始加入到江陵的防務中了。

張任不知道太史慈臨時招募了多少新兵,但他並不放在心上,因為新兵最是不穩定,戰事順利還勉強能用,戰事不順這些新兵隨時都可能成為全軍潰逃的導火索。

在張任看來,以他如今剩下的一萬五千精兵,是江陵城中正規軍的三倍,戰事已然進入了最後階段,而這些楚軍新兵發揮負面作用導致城防崩潰的可能性極高。

能贏!

這樣的自信一直保持到張任收到探子從襄陽發來的情報。

“太史慈自從離開襄陽後,大將文聘就開始在城中張榜徵兵,據前往新野打探的兄弟說,新野也是這種情況。”

太史慈膽子真夠大的啊!

襄陽駐軍調離自然會引起董卓和曹操的注意。私自徵兵,透過彌補軍隊數量上的不足確實能一定程度增加董卓和曹操的顧慮,降低他們對楚國出手的可能性,但這可是犯了君王的大忌。

封王拜侯為什麼那麼誘人?因為它允許王侯在一定程度內擁有自己的軍隊,即擁有自己的國中之國。如果說七王之亂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嚴重性,那諸侯崛起導致大漢滅亡總能說明問題了吧,歸根結底還不是黃巾起義讓漢靈帝慌了手腳,直接允許各地私自招募兵馬,結果鎮壓了起義軍,卻壓不住各地的“諸侯”。

江陵戰事從急還說的過去,襄陽、新野,或許還有江夏私自募兵可就不好交代了,傳到正在徐州鏖戰的孫策耳朵裡,他豈能安心?

“徵兵開始不久,就傳出了我軍攻入江陵境內的訊息,襄陽陸續開始出現許多富商乘船逃往江夏的情況。江上,每日大船絡繹不絕,無數錢糧運往江夏。卑職覺得情況有些異常,便與兄弟們暗中調查往來船隻,發現楚軍正暗中撤向江夏。而今襄陽的局勢混亂,還出現了許多不明勢力的探子??????”

當聽到無數錢糧運送江夏時,張任就覺得有些不對,再聽到楚軍正暗中撤向江夏時,張任彷彿遭了晴空霹靂一般,整個人都驚坐而起。

“你說什麼?楚軍暗中撤向江夏?他不要襄陽了!”

張任通紅的雙眼狠狠瞪著士兵,讓士兵嚇得說不出話來,好在張任也不是真要那斥候回答,他很快又坐下自言自語起來。

從捨棄麥城,張任以為太史慈是以襄陽這塊肥肉為誘餌吸引自己拉長戰線,尋找戰機。到後來放棄江津港,張任以為太史慈是集中兵力堅守江陵等待孫策回師。可現在太史慈竟然沒有阻斷訊息北上,甚至還積極利用因此產生的混亂,連襄陽、新野都放棄了嗎?

這可能嗎?

想到麥城拱手相讓,江津港說棄就棄,江陵農田說燒就燒,張任背後不停地冒出冷汗。

真的有可能。

撤往江夏,等於守住江東入口,守住孫策大軍後方。那就是說,太史慈要把襄陽和新野都放棄了,送給誰?曹操還是董卓?

不管讓給誰,一旦第三方勢力控制了襄陽,從陸路上就可以遏制蜀國的入侵。如果蜀軍繼續攻打荊南,隨時會面對背後的江陵被第三方勢力攻打的局面。

甚至,太史慈根本就沒想過將江陵讓給蜀軍。一旦襄陽的文聘徹底撤到江夏,江夏水軍隨時可以從烏林港進入江陵,不需經過麥城而無聲無息奔襲蜀軍。加上幾個郡新徵的兵力,只是維持江夏、江陵的防線,楚軍完全有實力可以在江陵和蜀軍決戰。

斗大的汗珠從額角滑落,張任還渾然不覺,他必須馬上知道,太史慈的計劃已經進行到了哪一步。

“傳令,大軍立刻停止攻城!退兵二十里。”

“傳令李傑,即刻領兵三千拿下烏林港。”

一道道軍令迅速下達,令兵絡繹不絕地出入軍帳。剛從外面回來的張翼疑惑地看了一眼匆匆離開的傳令兵,走入賬內。

“上將軍,那封信又來了。”

下達完命令的張任此時也已經收拾好情緒,安靜地坐在那裡閉目靜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