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朝堂博弈(2 / 2)

小說:虛構三國 作者:芝麻樹

問清楚。”

一石激起千層浪。

眾人的目光無不再次投向法正。

只見法正神色如常,絲毫沒有被撞破的慌張,只是斜眼看了一下李平,說道。

“李將軍似乎對臣的行蹤很是瞭解啊。但京城這般大,人這般多,僅憑李將軍管家的一面之詞只怕難以服眾啊。臣問心無愧,既然李將軍要查,讓他查便是了。”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涉及蜀王之下的第一、第二人,若查出為真,必然朝野動盪,無論是文官、武官此刻都不敢輕易開口了。

連劉璋都沒了方才那副慵懶的神色,顯然感到事情有些棘手,他怔怔地盯著法正看了半響,見法正毫無懼色、低眉作揖。良久,劉璋才開口問道。

“張松,你裝死半天了,說說你怎麼看?”

張松那矮小的身材似乎又縮了縮,那張本就不甚好看的臉上又堆滿了皺紋。

“稟王上,張任雖與臣沒有直接關係,但到底是張家旁支的小族,臣私下仍可叫聲族弟。只怕此事,臣不好妄議,不好妄議。”

劉璋瞪了張松一眼,不耐煩道。

“叫你議就議,少囉嗦。”

張松又縮了縮脖子,才說道。

“眾同僚說的都有道理,張任欺君之罪斷不可輕饒。”

“但李將軍既然提出了質疑,若不徹查清楚也難以還法祭酒清白。”

“加之此次我大蜀不宣而戰,於理上已陷不義,還需派出使節去試探楚國那邊的態度。張任的處置或可作為談判的籌碼。”

“不如暫緩處置張任,一邊查,一邊談。”

嗯。

劉璋點點頭,頓時覺得張松說的在理。

張任出兵楚國惹的禍,或許還可用他這顆人頭來平息楚國的怒火呢。

“張愛卿所言甚合我意,行了,不必再議。張任暫緩處置,退朝吧。”

“臣等告退。”

百官紛紛作揖離去,大殿內只留下世子劉循和長吁短嘆的劉璋。

劉璋屏退左右後,對劉循問道。

“循兒,看明白這些大臣在想什麼了嗎?”

劉循有些遲疑地回答道。

“自古文官、武官爭權屢見不鮮,但我曾多次聽張師說,法正先生心懷天下、與眾不同,兒臣認為法祭酒要斬張師是為了正國法、立君威。”

“至於黃權、嚴顏要保張師自是人之常情,只是兒臣不知李平、吳懿、孟達三位大將為何要與張師為難?孟達將軍更是與張師在梓潼同抗過張魯大軍,一同出生入死過。”

“倒是張松此人,兒臣原以為此人其貌不揚、膽小怕事,卻不知為何父王重用。今日見其始終思及我大蜀安危,要為蜀國爭利,我方知父王識人之明!”

哈哈哈~

劉璋難得大笑,臉色溫和地對劉循說道。

“你看不明白,父王可看的門清。”

“張任、張松、李平、黃權、嚴顏背後的世家都是本地士族。法正、吳懿、孟達背後的世家都是黃巾之亂後逃到蜀地計程車族。現在你再想想。”

劉循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皺眉驚道。

“父王的意思是,此事涉及黨爭!”

“黃權、嚴顏這些本地士族要保張師,法正、吳懿、孟達這些外地士族要殺張師!可,可李平也是本地士族,為何要殺張師?”

為何?

劉璋冷笑一聲,說道。

“自然是為了爭權!殺了張任,他李平自然成了武官之首,若順便除掉法正,以張松那個膽小怕事的樣子能制衡的了他?”

“這些傢伙口口聲聲說為了父王,其實呀,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你是孤的長子,日後要繼承孤的基業,凡事要多看多想,懂得制衡之道。張任雖是你師父,但也不可過於相信,要知道以後你是君,他是臣。”

劉循聞言一喜。

“兒臣謹記。這麼說,父王願意饒過張師了?”

劉璋目光一閃,也不正面回答。

“再看看。你族叔劉巴生病了,你代表父王去看看,要知道你最能依賴的還得是我劉氏一族的族人。”

“兒臣謹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