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棋可走,但這卻是一潭死水。”
各方各自牽制,很可能回到當初春秋戰國的困局。難道真要再戰幾百年,直到下一位“秦始皇”來重新統一華夏嗎?
眾人陷入了沉思。
“現在,曹操肯服軟卻讓這盤棋變活了!”
諸葛亮和劉備的眼神交匯,他終於在這時向劉備提出了新的國策。
“第一步,我們可以把孫策主力放進徐州境內,讓曹操斷其後路與我們前後夾擊,殲滅楚國的十萬大軍,殺死孫策!孫策一死,江東必然落入我們手中。”
“第二步,孫策戰死、江東盡喪,荊州、交州必定大亂。趁其軍心不定,我們迅速出兵,有七成的把握能一戰而克、盡收楚地!”
“第三步,西取蜀川、漢中,主公的基業將穩如磐石。”
“最後便可待天下有變,從漢中、荊州、徐州三路出兵,爭奪天下,成就帝王霸業。”
劉備很倚重徐庶和諸葛亮,他知道兩人都是大才,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為何徐庶對諸葛亮如此推崇,甚至向他舉薦諸葛亮時要把軍師祭酒的位置讓給諸葛亮。
他忍不住感慨道。
“能得孔明和元直相助,劉備何等幸運!孔明之言讓我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只可惜我卻不能答應。”
“主公難道真要為了道義,放棄唾手可得的霸業?”
劉備看著諸葛亮疑惑的眼睛,又環視了眾人,說道。
“曹操對人急躁,我則對人寬厚;曹操對人使用暴力,我則對人仁厚;曹操對人詭異,我則對人真誠。每每竟剛好與我相反,因此天下人將他稱為梟雄,而稱我為賢王;因此陶公才將徐州讓給我,使我得以割據一方;因此天下間才有無數英傑前來投奔我這個弱小的諸侯。這是我的立身之本,若我為了利益背叛道義,何以面對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