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 最後一戰之全新時代(2 / 3)

小說:寒門禍害 作者:餘人

立場。

值得一提的是,龍乾不僅透過文章來揭露了錢德望的醜陋嘴臉,而且直接上疏彈劾了自己頂頭上司太平知府。

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以前,這個行徑會自斷前程。但現在的大明官場十分的開明,太平知府竟然膽敢如此包庇錢德望,那麼就理當自食惡果了。

隨著談古論今帶了一大波節奏,加上順天日報揭開錢德望等大儒的醜陋面目,京城的輿論很快呈現一面倒的趨勢。

林晧然的負面輿論隨之消失,不說鄭遠方的死已經將那些別有用心的讀書人嚇破了膽,他們其實壓根無法主導京城的輿論。

其實在輿論扭轉的時候,不僅林晧然的負面輿論消失,而且還得到了大家的讚譽和掌聲,越來越多的人給予林晧然“賢相”的名號。

關於南京御史張季浩的彈劾內閣把持朝政和林晧然花費巨資招待外賓,在大明跟各國簽訂東盟條約和各國向大明購買武器之時,這一項指控便是變得軟弱無力。

雖然林晧然此次促使萬國來朝確實花費不少,但從最終的效果來看,大明的收益遠比付出要多得多。

最為重要的是,大明王朝既然已經確定了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那麼這種促進跟各國的交流無疑是相當正確的舉措。

南京御史張季浩彈劾的結果是遭到朝廷的免職,經過南京方面調查其宅中擁有大量來路不明的財物,朝廷便直接將張季浩削職為民。

至於臨淮侯等勳貴的攻擊,這其實是一種自取滅亡的舉動。

谷鮳

他們攻擊的依據是內閣在遺詔中對隆慶的批判,雖然他們沒有直接質疑遺詔的合法性,但其實在變相否定遺詔了。

此次壓根不需要內閣表態,陳太后當即便強烈要求嚴懲臨淮侯這幫南京勳貴。

南京城,臨淮侯府。

李庭竹看到應天巡撫海瑞帶兵闖入要緝拿於他,便是憤怒地叫囂道:“我祖上乃李文忠,太祖的義子,誰人敢問罪於我臨淮侯一脈?”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所犯之事已經證據確鑿,今天案子到本巡撫手中,定會公事公辦,押走!”海瑞眯眼望著叫囂的臨淮侯,顯得不講情面地命令道。

應天府衙的衙差明白這些勳貴的德行,對臨淮侯先祖當年開啟南京城門而念念不忘,便是不客氣地上前將人拿下。

若不是李景隆開啟城門投降,建文帝未必會敗,而大明便不會遷都北京,自己便仍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放開本侯,該死!”身體胖肥的臨淮侯李庭竹儘管一度擔任漕運總兵,但連一個小兵都打不動,卻是憤憤地罵道。

這個事情很快在南京城傳開,當即便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臨淮侯等勳貴在軍中貪墨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甚至早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項光榮傳統,故而是一查一個準。

特別臨淮侯能夠一躍成為漕運總兵,貪得比其他勳貴還要狠,故而他在軍隊貪墨的罪證很容易查證。

海瑞僅僅花費幾日便查實了臨淮侯等人的罪行,而後便是遞上一份問斬的判決文書,此舉當即震驚了世人。

“問斬?”

“貪墨都在十萬兩以上,為何不能問斬?”

“他們的祖輩是有功績不假,但他們亦該遵紀守法!”

得知海瑞對臨淮侯李庭竹等人的判決是處斬,很多人先是感到了震驚,但旋即亦是慢慢地認可了這個判決。

終究而言,臨淮侯這些勳貴都不是什麼好鳥。仗著自己祖輩的功績,在重要的軍職中尸位素餐亦就罷了,偏偏還要貪墨軍資中飽私囊。

當然,他們亦是知道朝廷對勳貴一直保持著庇護的態度,這亦是為何這些勳貴敢於搶佔人田和貪墨軍資的根本原因。

只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朝廷面對著惡行累累的臨淮侯等勳貴並沒有留情,而是同意了海瑞的判決。

在南京百姓的見證下,臨淮侯等功勳被公開斬首。

這個小小的舉動,無疑是向世人彰顯大明朝廷扞衛正義的決心,亦是不再庇護這些酒囊飯袋的勳貴。

就在臨淮侯等勳貴人頭落地的那天,朝廷又頒佈了一項新的法令。

如果說宗藩是大明的一大毒瘤,那麼開國勳貴的子弟無疑亦是毒瘤,他們雖然拿得不多,但卻是軍隊的蛆蟲和毒瘤。

由於大明皇帝總是過度信任勳貴,給予這些沒有能耐的勳貴軍中要職,從而讓大明軍隊的戰力大打折扣。

有鑑於此,朝廷丟擲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