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只有一個?”
得知在20年的時間裡,姜農只研製了一種茶品,山河是大感意外,驚歎了一聲後又開口問道:
“是什麼品種啊?為何要用這麼久的時間?”
“那是一種全新的茶品,世間還從未出現過!老夫為他取名為帝神殷!”姜農一臉自豪的說道。
“帝神殷?”
“沒錯!帝,代表了炎帝;神,當然是神農了;殷嘛,根據老夫的判斷,此茶研製成功後茶水應該是殷紅之色,所以才取了這個不俗的名字。”
“啊?等一下,您剛說應該是殷紅色?難道都20年了,您還沒研製成功?”聽過此話,山河立刻詫異道。
“唉!哪有那麼容易啊?此茶老夫雖已研製了大半,但有一處難題怎麼也解不開,所以才找你來幫忙了。”姜農帶著幾許無奈道。
“找我幫忙?”
聽到這兒,山河不禁想起了那晚在破空谷的情景,探著頭問道:
“難道帝神殷和破空樹的樹葉有關?”
“對!此茶的主料就是幾日前在比賽中我讓你幫我煉化的破空葉。唉,為了這款茶品,老夫一耗就是二十年。想想看,時間過得真快啊……”
“喔!原來是以破空葉製茶啊?”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後,就聽山河又道:
“這般想法還真是新穎!這點子您是怎麼想到的啊?”
聽山河問起此事,姜農便一邊捋著長鬚,一邊跟山河道了往昔之事。
姜農自幼在崑崙山長大,從小就常聽長輩們說起破空谷之事,對當年移植果樹的南宮前輩們也是萬分敬佩。
但由於破空樹的生長週期緩慢,每五年才結一次果,豐收時看似碩果累累,但滿共也就能煉製出可憐的十來枚破空丹。
為此,姜農一直是心存惋惜!
於是,為了讓前輩們的心血得到更好的利用與延伸,已然無望突破的姜農便乾脆將心思全部投在了破空谷內,想找到一條更好的利用之道,為南宮門的未來做出一份貢獻。
“哦,原來師伯是想效仿當年移植果樹的前輩,為後輩造福啊?”聽到這兒,山河情不自禁的讚許了一句。
“呵呵,我哪有那麼崇高啊?”姜農則笑著自嘲道:“老夫主要是因為丹田受損無法修煉,閒得無聊,給自己找點事做罷了。”
聽對方兩次提前丹田受傷一事,山河本想問問原因。
可一想起之前提及此事時師傅的不安反應,山河尋思了兩下還是沒敢問出口。嚥了咽口水,又將話題引回了破空樹上:
“那您是怎麼想到要用破空葉的?”
“起初,老夫也沒有特定的目標,只想做些試驗。可看來看去,破空果太珍貴,我不敢浪費。樹枝、樹根、樹皮用的多了呢,也會影響果實的收穫。所以,老夫就把目標放在了數量最多,對果樹影響最小的破空葉上……”
既然破空果具有增強丹田韌性之效,在姜農看來,那掛滿整樹的破空葉中理應也或多或少的含有相似的成分。
若能將該成分提煉出來,絕對是一項對整個修真界都極為有利的創舉。
於是乎,拿定主意的姜農便一頭扎進了破空葉的研究之上,試圖將其引入茶道,發揮更大的價值。
但可惜的是,在查閱所有的古籍後,姜農並沒有發現任何關於破空葉的記錄。這就意味著上千年來,無人對破空葉做過研究,一切都必須要從零開始。
如此開端,著實給姜農帶去了不少壓力。
不過好在姜農性情堅定,再加上他當時也“無事可做”,為了更好的調研此事,他索性離開了南宮門,不僅走訪了各大門派的丹藥宗師,就連世俗界的許多製藥結構他都有去過。
一晃便奔波了10年,歷經成千上萬次的試驗和解析後,終於讓他發現了破空葉的秘密!
即便到了今天,每當想起此事,姜農還會情不自禁的興奮起來……
隨著回憶緩緩道出,先不說姜農這份為後人造福的情懷,單說這製茶一事,原本對此毫無興致的山河在得知此茶竟跟破空果有關後,也逐漸產生了興趣。待姜農剛一停下,就見他迫不及待的探頭問道:
“師伯,你剛說的破空葉的秘密,是不是就是破空素啊?”
聽聞此言,姜農當場愣住了,不明白這小子是怎麼知道的,不可思議的問道:“你、你是怎麼知道的?”
“您給我的資料裡有寫啊!我剛無意中看到了這個詞,就隨口一猜,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