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布洛西呢?因為你吃不來那苦!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你乾的既是藝術,就要用盡一切藝術的方法求得成功,千萬別立那個貞節牌坊,這樣的牌坊依俺看早就媽的過時了。現在再也沒人買那個牌坊的賬,你若不信就去看看,那些個在牌坊邊轉悠的遊客,他們哪個臉上不掛著嘲笑?
我們反對封建主義的現代版。要有海洋心理,而不要有盆地意識。與農耕時代相匹配的道德觀,也就是餓死不食周粟那一套,魯迅先生早就諷刺過了。還有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什麼“朝聞道,夕死可也”,都整個是一塊毒藥,它的毒性之大,怎麼估計都不過分。五四過去了這麼多年,有人怎麼就是沒有一點進步呢?我們的歷史觀以及我們的生活哲學,怎麼硬是沒有一絲兒改變呢?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要成功就會有煎熬。我們相信無論是過去的二狗還是今天的小九,他們在爭取域外承認、走出國門的道路上都歷盡艱辛,而內心裡的痛苦又有誰知?說到這裡不由得產生一陣感動和敬佩,並在心裡為其喊一句:走你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過去的事我不清楚,小九我還是認識的。這個人對布洛西說他“反抗一切”,至少是不真實的。因為我在機關工作,算是知道一點實情:他為了得到某領導的賞識做了多少說不出口的事兒。他甚至為使自己老婆當上一個副科長而費盡心機——對此他又怎麼解釋呢?這樣的“反抗”,可以休矣!這種小技,只能騙過布洛西這樣的洋痞子而已。
另外,我也必須指出,堂堂男兒大可不必為了一點物利當起了跟屁蟲!即便要當,也要好好思量一番才對——須知西洋人是食肉動物,他們的屁倒有可能更臭!經有關科學分析,食肉動物比起食草動物,排洩氣體的甲烷及諸種硫化物含量增加許多倍!這要臭死人不償命的啊!
**
以史為鑑,可少走彎路。萬萬不可固步自封。試問:將黑暗時代之走狗行為,等同於全盛時期文化上的奮力開拓,這是什麼道理?當年國難當頭,我們才要全力御外;而今太平盛世,藝術繁榮,堂堂中華理當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這種種努力又有什麼難為情的呢?難道老死不相往來就好?難道掩耳盜鈴就好?現在我想直言相告:既盜鈴就不必掩耳!再說這鈴本是咱們的,它失去了幾千年,如今早該掛在咱脖子上了!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中華的偉大復興,盡上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吧!道路是曲折的,然而前途是光明的,同胞們,努力奮鬥——奮鬥吧!
《你在高原》 第三部分 人的雜誌(80)
黃先生
1
我對一些老先生開始著迷了。有一天我對雨子提出:“有時間也介紹我認識一下黃先生吧。”雨子說:“找機會吧。他最近情緒不好。”
“怎麼?”
“黃先生受了點牽連……他太愛書了,什麼事情太過了就容易走到反面——他聽說博物館裡有一個孤本,就讓好朋友小濟去搞。那孤本藏在一個鐵盒子裡,絕對不往外借的。結果小濟試了試沒成,前幾天又去,就被逮住了。小濟正被關在一個地方,很可能還要判刑……最麻煩的事兒是小濟有可能把黃先生供出來,那樣黃先生恐怕也要吃官司。”
“什麼書這麼寶貴?”
“我也不知道。問黃先生他不講。現在還沒人來找黃先生的麻煩,可能小濟還沒把他供出去。”他頓了頓,“也可能沒問題,小濟是特別忠於黃先生的,一般情況他不會那樣——除非動刑……黃先生正在想辦法。他也有辦法,弄得好小濟會放出來。呆一段我們再去見黃先生吧。”
我只得同意。
僅僅是一個星期之後雨子就來電話了:“你不是要見黃先生嗎?他那兒又要舉辦沙龍了。”他的聲音喜滋滋的。
我不由得驚喜:“他也舉辦沙龍?黃先生?”
“當然。就是今天晚上,你如果有興趣我們就一起去吧。”
“沙龍”作為一個泊來物,其魅力一時無可抵擋。在這座城市裡,一些有身份的人時不時就要搞上一次,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道時髦大菜——沙龍上請了誰、沒有請誰,都成了圈子裡談論的事情……可是連黃先生這樣的人也要親自組織沙龍,這還是讓我感到新奇。我馬上說“一定去”,又問他是否可以帶上梅子一起?因為我覺得這種事兩人一起似乎更為得體。誰知雨子立刻說:
“還是算了吧,黃先生不太喜歡見女人。”
多麼有趣啊,這些老派人物硬是性情迥異,有的極端喜歡和女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