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天縱 作者:無邊的寒冷

公孫弘的話,頗合心意,可司馬談的提醒,雖不中聽,也不能反駁。倒是殿下亂議論的人最為可氣。於是將案子一拍:“別亂嚷了!聯以為董愛卿言之有理,汲黯說得也不錯。有高見的出來直說,沒見解的閉嘴!”

馬上,死一般地寂靜。

突然一聲劍響,悽婉而動聽,眾人目光四處張望。劍聲再起,音調高昂,君臣隨聲而望,只見一瘦高男子,風塵僕僕,英姿勃勃地出現在大殿門前。三叩其劍,聲音激昂而有變調,彷彿是在奏出音樂。

眾人正在納悶之際,只見皇上的狗監楊得意從此人身後閃出。急急忙忙向殿上跑來。

“回報陛下,奴才將齊國平原郡東方才子請到,已在殿外恭候多時!”

群臣不禁又議論起來:“東方才子?好大口氣!誰聽說過?”

武帝終於找到個緩和氣氛的事兒。他略有不快地問:“為何不早早報知?”

楊得意似乎有點委屈:“剛才大臣們爭執、議論,沒有奴才機會。”

武帝知道怪他實在沒有道理,就右手一揮,一個“下去吧!”打發了事。

他把目光投向心儀已久的“東方才子”。和剛才那些要麼死板地讓人發呆,要麼酸酸地讓人犯懶,要麼蠻橫地讓人生氣的大臣們相比,這位瘦削精幹的東方朔,就像一棵嫩松插於蒲柳之間,面前頓時多了一道風景。若不是朝堂之上,他真想走上前去,和這個風塵僕僕的人擁抱一下,甚至是摸一下他的那把寶劍。剛才那劍聲,確實讓人心醉。

“東方愛卿,朕對你心儀已久啊!光你那兩車書簡,朕就讀了兩個多月!”

東方朔在遙遠處屈膝下拜:“草民東方朔,不懂朝規,帶劍上朝,求皇上恕罪。”

武帝揮揮手:“朕恩准了!你這文人模樣,帶起劍來,甚是瀟灑!眾人不知你姓甚名誰,不妨自報家門,說明來歷。”

東方朔:“草民複姓東方,名朔,字曼倩。”

公孫弘眼見剛才就要到手的勝利被來人打擾了,心中頗為不快。他打量著眼前的年青人,心裡想,真是個鄉巴佬。但他口中卻說:“複姓東方?哪個王侯之後?沒聽說過。”

東方朔大大方方:“草民不是王侯之後。草民幼失雙親,長兄老嫂撫養成人。隨父隨兄姓齊也可,跟隨老嫂姓魯也成。可齊魯之國自古為東方大邦,故取複姓東方,兼含齊魯,有何不可?”

太史公聽了,不禁一樂,從心眼裡喜歡上了這年輕人。“這個姓取得好!那你為何叫‘朔’呢?”

“草民生於正月初一,正是朔日。而平原郡又為齊魯之最北端,豈非‘東方之朔’?”

太史公連連點頭:“好,好,好名字!有意思!”

公孫弘見太史公連連說好,不甘讓他搶去風頭,便尋根問底:“曼倩為字,有何名堂?”

東方朔這才看他一眼,知道這個人不是什麼心地明瞭之徒,於是轉向眾人,從容地說:“曼者,舞姿美妙也,說的是草民擅長舞劍;倩者,心慧口靈也,言的是草民多學善辯。”

公孫弘:“哈哈!當世大儒在此,你竟敢自稱多學善辯?”

東方朔移動一下身子,在他面前晃晃悠悠地說到:“草民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年十五學擊劍,年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年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怎麼不能自稱多學善辯?”

太史公止不住心中之奇:“東方朔,你今年多大?”

“草民二十有二。”

太史公:“二十二歲,能誦詩書二十二萬言,兵法二十二萬言,真是奇才!”

灌夫這時找到了一個說話的機會,便想用一句玩笑解脫剛才的尷尬。他笑著問:“你是屬牛的吧!”

回答竟讓他樂了:“草民正是。”

公孫弘腦瓜子來得比誰都快:“再過三年,你再各背誦三萬字,我就承認你學問翻了五番!”他是個有名的會算計的人,心想,這下我要看你能不能招架嘍。

不料東方朔回答極快:“那草民就跟大人您一樣,能當二百五嘍!”

滿朝君臣鬨堂大笑。原來“二百五”在漢朝就是一句罵人的話,公孫弘耍些小聰明,本以為眾人要在許久以後才能明白過來,沒料到這東方朔對應如流。他不禁被弄得面紅耳赤,尤其在他後學和自己的老師面前,說這種玩笑話實在不該;而被對手反唇相譏,更使他覺得無地自容。

武帝此時心情已變好許多,臉上的笑意也被這一機智的對答而釋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