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唾棄就越多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以前他們以為自己的影響力能夠達到,讓大家都跟他們一樣隨便打發一點完事,可誰想到李承乾那邊竟然給了這種釜底抽薪的政策。
而且有了李承乾的關照以後,他們也不可能對那些富商怎麼著了,法不責眾啊。
連那些需要仰仗他們鼻息,或是庇護的商人都參與了進去,他們還能指望所有的商人,都為了他們的面子改主意不成?
人家本來就是看到他們原來也並不像自個想象中那樣一手遮天,這才敢於有此嘗試的,這已經是對他們的威信的一種傷害了。
而隨著捐款的事情,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議論的焦點話題,他們的威望也是越來越差,唾棄他們的人屢見不鮮,讚頌卻聽不到一句。
即便他們派出了人手,私底下出去想要扭轉下對他們的輿論風向,人家一句“捐款建書院都捨不得出錢,還能幹什麼好事?”就給堵死了。
因為仔細想想,他們在理所當然的享受著自家的好名聲的同時,確確實實的沒給周圍的民眾幹過什麼好事啊。
修橋鋪路大都是人家商人出錢的,普通人想學習知識,壓根都求不到他們頭上去。
反倒是有意無意的仗勢欺人的事情可是做了不少,要不然他們手底下哪來那麼多佃戶還有奴隸啊,還不都是被他們擠兌的。
這麼想來,他們確實是拿不出什麼有力的證據,理直氣壯的回擊回去。
所以最後罵他們反倒是成了一種風潮,不罵兩句反倒是容易變成階級敵人,很容易被人看成是這些吸著民脂民膏畸形成長起來的世家大族手底下的走狗。
被人圍著罵一頓還算客氣的,被群毆了都沒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