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就把運力佔據的差不多了。
眾多的戰船還要留著應對海面上的戰鬥啊,畢竟高句麗等國家也是有水軍的。所以能留給燃燒罐的運力是很少的。
之前並沒有這種東西大規模運用在戰鬥的先例在,所以大唐從上到下對它的重視都還不是很足。真個見識了它的好處了,打起來又有點沒收住手。
這玩意在攻城的時候效用太強了,對敵人的震懾更厲害,實在是守軍的死相太悽慘了點,簡直附帶了精神攻擊效果啊。
另外唐軍上下對高句麗那是真的恨透了,能讓他們死慘點,絕對不會讓他們死的舒服咯,這燃燒罐用的可不就快嗎。
南線這邊的儲備,在勉強給新安城的城牆洗了一遍地後,也就到頭了。
所以來到安市城下,也只能和李績他們大眼瞪小眼,沒法繼續用燃燒罐來給安市城洗地了。
就算想要等到海運那邊再給補充,暫時也是沒戲的,不說一來一回花費的時間,運力大都在幫忙運送糧草呢,更關鍵的是戰船這會還忙著和倭國以及百濟的水軍幹仗呢。
而燃燒罐這樣的大殺器,顯然是不能讓那些臨時徵調過來的,更多是民用船隻的運輸船來幫忙運輸啊。
特別是在意識到了這東西的巨大威力之後,更沒人敢讓這些大殺器,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流失出去的可能啊。
因此眼下面對安市城,還真有點僵住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下軍令狀
就在林森他們在安市城下有點愁眉不展的時候,劉仁軌正率領著麾下那支龐大的艦隊,和倭國以及百濟的水軍聯隊在作戰呢。
高句麗的海軍,在南線唐軍進行第一波登陸作戰的時候,就已經被唐軍徹底擊潰了,而那時候百濟和倭國的水軍顯然都還沒有協調好呢。
眼下他們卻是從兩個方向對唐軍進行了夾擊。可惜面對以結構堅固的廣船為主組成的大唐水軍,又有平安號和吉祥號,如意號三艘全硬木製作的大殺器在,百濟和倭國的聯軍戰果了了。
比船堅炮利大唐甩了他們不止一條街,弩炮,床弩,拋石機還有專門配備給戰船的燃燒罐,都是敵人的噩夢。
在大唐的超強武器技術支撐下,往往是敵人那邊的遠端武器還沒來得及發揮威力呢,就已經被大唐的武器洗禮過一遍了。
在燃燒罐或者是超大火箭的作用下,敵軍的所謂戰船,往往在中招之後不久,就化作了碩大的火炬。
讓敵人膽寒的同時還阻礙了敵軍的動作,限制了他們的活動範圍,讓唐軍的各種遠端利器有了更好的發揮空間。
要是比船員的戰鬥素質,先不說敵人有多少能夠堅持到接舷戰的,更別提有多少能在唐軍戰艦的衝撞下倖存下來的,就算是真個運氣好能跳幫和唐軍近戰了,一陣諸葛弩覆蓋射擊過去,敵人就該成片的倒下了吧。
哪怕是拼刀槍呢,這幫子大唐水軍可都是精銳,就大唐現在這個頓頓飽飯,恨不能每次還能見到葷菜的架勢,那身體素質,比之吃頓飽飯,還只是單純的米飯,都不一定有青菜,就更別說是肉了,就能幸福的跟人吹噓一個月的百濟和倭國人來說,那也壓根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啊。
至於什麼戰略戰術,指揮水平,士氣風貌這些,無一不是唐軍佔盡了優勢。
又沒有所謂的“神風”幫忙,大唐水軍的勝利,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戰鬥雖然激烈,但是對唐軍這邊來說卻絕對和慘烈掛不上邊,因為倒黴的都是敵人啊。
唐軍這邊傷亡都很少能夠見到,大都還是倒黴催的碰上了流矢,或者在碰撞中撞到頭這類的,完全不值一提。
最後,迎接大唐水軍的,自然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而與之相對的,安市城下的兩路唐軍,之所以遲疑不進,其顧慮也在這裡。
之前唐軍上下已經習慣了每次都以少勝多,而且還是絕對的大勝。
這麼多場戰鬥下來,面對那麼多的敵軍和堅城,被他們殲滅掉的敵軍有生力量,怎麼也要過二十萬了。
而唐軍這邊傷亡是多少呢?死亡的也就是千人出頭!受傷的當然要多一些,但是大部分都不影響繼續戰鬥。
是的,唐軍的戰鬥力就是這麼強悍,傷亡就是這麼小。
當然這也虧了現在的唐軍之中,大都配置了戰地醫生這麼個職位,林森帶著手下的護衛們,也經常會參與到對兵士的救治中,這也是他在軍中有那麼大威望的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歷史上唐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