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率領十萬眾,自號“長生軍”,接連攻破了上虞、會稽兩地,殺內史謝蝤,太守王凝之,賊勢兇猛
他們選擇這個時機作亂不可謂不毒。
一方面會稽王把大半的親兵都帶到了京城,本來就沒什麼戰力的會稽兵的守備力量更是空虛,而一眾修門沒多少人馬,也是和平日子過慣了,難以抵擋千軍萬馬;另一方面,這一年來天災人禍不斷,又因會稽王勢力亂政,民怨近乎沸騰,又因為明師宗在三吳之地積下厚望,孫恩這一反,當地的老百姓竟是一呼百應。
還是因為三人起兵的旗號乃是“討伐朝堂亂賊”,並不言明是指會稽王,還是謝靈運,但這次北府勤王前後還沒有半個月,三吳百姓們的訊息哪有那麼靈通,一聽孫恩等人的花言巧語,卻都以為是會稽王,紛紛響應,望風而降。
而那些士族,也少有抗擊,只因不管孫恩、盧循、徐道覆,三人都是世族子弟,像出身范陽盧氏的盧循的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盧植,——劉備的老師。
他們出身不凡,出師有名,而且士族們看得更多,先皇死了、康樂公死了,憨皇帝傻的,謝靈運太年輕,而兩個王氏也皆是後繼無人……本朝氣數已盡
他們不是支援孫恩,而是大都心知肚明,孫恩等人只是桓氏勢力的一部分
別看孫恩的長生軍似乎是大反賊,等到桓氏謀朝篡位之後,孫恩他們只要接受招安,也會是朝堂之上的權臣。
“謝蝤、謝逸、謝衝、謝邈、謝明慧……南康公的這一支,全族都不屈久戰而死,孫恩賊魔,竟連那些黃口小兒都不放過,全部殺害了……”
京城謝府,寬敞的正殿大廳裡,謝混正顫聲說著情況,廳中一眾謝氏子弟聞言,無不悲痛難言,心頭堵得好像快要爆炸,孫賊惡毒至此,天理難容
謝靈運也是悲憤得渾身顫抖,雙目通紅,他愧對康樂公,愧對那些遇害的族人,如果他在蓬萊時就把孫恩送下地獄,如果他可以更強,又豈會……
那邊謝混繼續悲聲述說,會稽那邊的謝氏族人裡,只有一個人倖免於難,王凝之的髮妻、也是他們的族姑謝道韞。
據探聽和流傳回來的訊息,王凝之先是施法呼召天將鬼兵作戰,卻因力量不足而失敗,父子幾人帶兵迎戰而不敵,逃跑之中,全部被孫恩等人擒殺。而城中的謝道韞聽聞之後,舉措自若,帶上一把快刀,讓婢女以肩輿抬著幾歲大的外孫劉濤,出門突圍而去。
當與賊軍狹路相逢,她手刃了數十人,力歇而敗。
孫恩本來要先殺掉小兒劉濤,再殺謝道韞,但謝道韞依然巾幗鬚眉,厲聲喝斥他:“與你結怨的是王氏和謝氏,跟其他氏族的人有什麼關係?你要殺他,先殺掉我吧。”
不知道當時她那是何種的氣勢,殘暴如孫恩,對謝氏不共戴天如孫恩,竟然收起了刀,改變了心意,不殺劉濤和謝道韞,讓他們走了。
謝道韞固然女中英雄,但這如何不是孫恩收買人心、正其名望的伎倆?
只要他把自己和謝靈運有血仇之事廣而告之,那麼屠戮謝氏族人,都成了有理由的報仇雪恨,而放過謝道韞和其外孫,則也顯出他的心慈,讓響應他的百姓士人們心存寬容,他不是一個殺人狂魔,而是個性情中人。
孫恩的陰險惡毒,勝過會稽王父子百倍。
所以現在三吳的情況很不妙,可能在訊息傳來的這段時間裡,三吳之地已經盡數淪陷了,下一步就是蔓延開去整個江南。雖然江南道監已在著手應對,但朝廷必須火速派兵平亂,否則戰勢一大,恐怕後患無窮。
那十萬亂軍戰力不俗,又有諸多威力巨大的法寶法術,幾位主將的修為同樣驚人,這幾年之間,也不知道他們因為徐福而有了什麼奇遇,以其戰績來看,必然接近陽神境……
甚至就有陽神境以上的高人助陣,比如徐福。
也許北府兵即將面對的,是比北域妖魔更加兇暴的賊魔。
這時候,謝混說罷了軍情,眾人都望著謝靈運,等待他作出指令。
而謝靈運高高地皺著眉頭,他恨不得馬上就親自率軍開往江南,把孫恩那幫人徹底剷除,然而京城這邊未穩,豫章那邊又未去,這些事情都是有著聯絡的,敖青的破陣而出就在不日,如果他沒有抓住這個最後的機會,被敖青跑了,一旦它恢復元氣,難以收拾
他不能指望呂祖又一次出現,不能把自己的、親人的和天下百姓的性命安危寄望到別人那裡,他作為北府府主,責任就是保國衛家。
必須先解決了敖青但孫恩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