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也是剛到金陵幾天,他記著謝靈運說清明時節才回來,所以不早不晚,今天去了冶城山登門拜訪,正好遇到師傅他們,就隨著來東市了,見到闊別數月的靈鹿兒,自然又是一番欣慰。
當下,眾人高高興興的入場,門票不但足夠多,而且位置都很好,皆位於東邊看棚。
作為參賽者,謝靈運前往了群英殿等候出場,隨行的還是兩小兒,不過這次他十分低調,沒帶三豬,入了寬廣的殿堂就去小房休息,沒有看到張承宗等老相識。
當來到了申時,各路觀眾已經紛紛就座,四面的看棚座無虛席,整個東市變得有序,除了巡行侍衛在走動,眾人熱鬧而安然。
十萬多人的神光絢爛如星河,有眼力者都被這一片璀璨光彩所震撼,天下盛事莫過如此
申時一到,少年英傑們從群英殿魚貫而出,就有洞微道長等道監官員帶領在前,一大幫人浩浩蕩蕩的前往建在市集北邊的祭仙台,走過九九之數層的臺階,到了全場最高之處。
然後洞微道長帶頭拜祭起了天地、祖宗和神仙來,又告訴上界神仙這場盛事,展示後生仙才,祈求福澤云云。
科儀十分隆重,會場十分肅靜,此刻道門子弟無論是何門戶,都很是誠心,頗有種祖師就在雲端上觀看著的感覺。
至於百姓們誠則誠矣,有大氣不敢出的,有低頭拜祭的,也有張望科儀的,可他們的入靜工夫都比較差,雜念浮湧的,很多人都想儀式快點結束,也許這樣有些冒犯神仙,但他們真的想看比賽啊
在祭仙台、群英殿等建築前方一些,乃是北看臺,不同於其它三面看棚,這裡只有高高的一層,既可以看到場中比武臺,也可以看到後面祭仙台。
這是最好的觀賽位置,也坐著最為尊貴的看客。
吳生妹坐在其中,因為那三萬獎位的分佈包括了北看臺,正所謂與民同樂,滿天神仙定然會樂見這樣。
如坐針氈吳生妹很痛苦,他一個大老粗泥腿子,看看周圍,哪個不是錦衣玉食的貴人,這裡根本不是他可以坐的,他覺得自己最近走運走得有些過分了。
而且不知道右邊挨著的是個什麼大人物,一大群侍衛婢女的圍了有幾丈,難以看見正主兒的身影。
只是剛才入座時,無意的好像瞥見了一位華衣仙女,雖然對自家悅兒有信心,但吳生妹不得不承認,悅兒沒人家那麼俊。
越是這樣,他越想走,旁邊几案的瓜果是半點不敢吃,生怕自己犯錯出醜,丟了女兒的面子,也丟了朝天宮的面子。
然而這時候,卻有一個秀麗的小侍女走了過來,輕聲的問他:“吳先生你好,我們大人知道令千金是朝天宮門人,所以來問一事,你可知謝靈運回來了嗎?”
“小謝道長……”吳生妹懵了,不明白現在是什麼狀況,只好有問就答:“唔……呃哦,小人昨天去過冶城山一趟,那時小謝道長還沒回來,今天沒去……”他是不信小謝道長死了的。
“哦,打擾了。”小侍女面有失望,點點頭的走回去。
祭仙台上,耗時兩刻,洞微道長終於做完了所有祭拜科儀,又帶頭走下去,前往比武臺那邊。
一百多個少年人個個寬袍大袖,身形高大威猛,面容神采飛揚,健步如飛
就算眼力驚人,要看出多了一個人也不是件易事,謝靈運又被擠在後面中間,眾人的注意力都望著走在前面的張承宗、溫青峰等英傑……
“啊啊”隨著他們走近比武臺,四周看棚都爆起了一片片山呼海嘯的興奮叫聲,少女們更是盡情的叫喊著自己偶像的名字叫得聲嘶力竭
喊聲震天、群情激昂,整個東市都沸騰了,而聚集在東市外面的民眾們,連綿得看不到盡頭,他們也是激動不已,奔走相告著場內的情況:“群英們入場了,入場了”、“竹竿子出來了”
“竹竿子”就是司儀的俗稱,雖然祭祀科儀是由洞微道長主持,群英賽事卻由另三人負責。
一個是熟面孔,多聞道長;另一個是“竹竿道長”,丹道中人,他不但瘦削如竹竿,志願更是“成為天下最好的竹竿子”,經過三十多年的證道,他早已聞名天下,主持過無數的祭祀、比武等盛事;又一個則是“旌麾道長”,他乃符篥派有名的司儀,志願是“成為符篥派的帥旗”,亦有著數十年的齋醮經
三個大名鼎鼎的主持人,一個絕對中立,一個偏向丹鼎,一個偏向符篥,他們將共同解說所有的賽事。
為了這場盛事,江南道監把全部最好的法器法陣都用上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