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的好世道,嶺南尚且十家有二家殺女。多少女嬰剛一呱呱落地,就被父母拋之荒野、拋之江河。”
謝靈運默默點頭,心生同情,在江南時不多察覺,只是越往下就越窮,贛南已是大不同了,想老巨人中了圈套,也是以為有人棄嬰。
嶺南這邊更能稱不毛之地,博羅街上還真的男多女少……
“而在漢末亂世,天下十家有九家殺女,多者甚至一家殺女十數!”
黃巾少年說起來都非常痛心,那個該死的亂世,太平道人變成黃巾賊的亂世。他嘆道:“《太平經》雲,‘男者,天之精神,女者,地之精神。’賤女就是賤地,天下共賤其真母,共賊害殺地氣,以致陽氣盛而陰氣絕,地大怒,則災害益多,妖孽橫行!世人殺女,其罪何重也!”
這時他問三人:“殺傷的輕賤,和尊卑的輕賊,你們說哪個輕,哪個重?”
謝靈運和純兒沉默,阿蠻好笑問道:“跟那個法有什麼關係?”
“世人為何殺女?只因男子長大後力強,可以反養父母;而女子力弱,出嫁則為夫家人,無益於父母。窮苦人家乏衣食,故多殺之。”
說到這裡,黃巾少年突然精神一振,憧憬道:“但實行一男二女法後,天下男兒娶妻都得一次娶兩個女子,如此一來,則多一倍的女子需求、多一倍的生存空間!這樣父母視女兒奇貨可居,殺女惡行就逐漸消絕,自然地母愉悅,陰陽互濟,天下太平了。”
“哦!”純兒點了點頭,為了女子受人尊貴,所以要一夫二妻……好像有什麼不對勁……
阿蠻問道:“那為什麼不一男四女、六女?不是更多需求嗎?”
黃巾少年搖搖頭:“那樣太多,一個男人養不過來,對老百姓來說,二個剛剛好;富庶之家可以多妾。”
二女開始服氣,但謝靈運一下抓住最大的問題:“世人殺女多是在其襁褓時,就算女子十二三歲出嫁,在此之前,還不是由父母養活?若然一家人乏衣食,有子一個,有女一個,還不是要殺女嗎?”
“這個……”黃巾少年皺起眉頭,實在想不明白,支唔著:“這個……有需求就有生存……有聘金,父母會養的……”
“亂世之時,賣兒賣女都沒人敢要啊!”雖然憐憫,謝靈運卻不失冷靜:“一男二女法紙上似乎可行,實際上養不起的還是養不起,不會有太多變化。”
他做過南柯夢,知道真正的解決方法:“其實你剛才也有說男子力強、女子力弱,可如果女子也能出其弱力而謀得衣食,自己能養活自己,還能反養父母,女與子同,陰陽和一,豈不更妙?”
“女與子同?”黃巾少年聞言雙眼一亮,沉吟了幾下念頭,驟然茅塞頓開,手中九節杖一撐地面,激動喊道:“天地合一為之道!難道地母會無力謀食嗎?沒錯啊!當男子女子都能反哺,父母怎忍殺之!”
他興奮得不能自己地握拳踏腳,這個似乎簡單的思路,卻困擾他多年了,不禁一讚再贊:“哎呀,小道苦思多時,思緒凌亂,今天被道友一語點化!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是道啊,這是我的道啊!”
“兄臺悟了?”謝靈運一臉高興,自己無意中度了個人?
早就知曉太平道非常關心人世疾苦,不但追求天道,也為人道思慮和作為,這從道派名字就能看出。正是有著很多好的教規教義,比如鼎盛時設義舍、禁酒等,“大賢良師”才會得到天下百姓的響應,有了三十六方“渠帥”,可惜後來……
聽著黃巾少年贊說“悟了,悟了,多得道友啊,我快要抱一了,多得道友啊!”阿蠻心裡嘀咕:“怎麼又被他神氣了。”純兒雙眸冒星星:“不愧是公子……”
黃巾少年又如飢似渴的請教:“敢問如何能讓芸芸女子出其弱力而謀得衣食?還有陰陽尊卑方面,如何不失中和?”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三樂中的一樂,今天是嚐到嘍。謝靈運笑呵呵的正作醞釀,就要說些什麼……
“停!”見到苗頭不對,阿蠻鬆開他的手,罵道:“不准你說,你是來吹牛,還是要上山修煉的啊!而且再講吓去,別說和尚,廟都跑了!”
她瞪向黃巾少年,問道:“你說了半天一男二女,那你現在有幾個女人啊?”黃巾少年怔了怔,答道:“一個都沒有。”阿蠻聳聳肩:“所以,首先你得有一個,然後再跟那個說你的一男二女。”
“這。”黃巾少年啞口無言,那顆正在凝聚的道心好像碎了……
被她這麼一攪,謝靈運的談興都頓時大消,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