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的關鍵是揚長避短。儘可能的隱藏破綻。
此謀最大的破綻便是‘前後矛盾’。鮮卑南下不是秘密。北地人盡皆知。然,為何同為東部鮮卑,劉備收納素利部族,卻不納其他?
劉備給出的解釋是:販賣鮮卑女獲利雖豐,然,鮮卑部眾大量聚集,日久生變,恐生事端。權衡之後,才閉門不納。
利益,利益,‘先利而後益’。
收容素利部族,乃因販賣素利族中鮮卑女,能獲暴利。然,鮮卑部族若聚攏太多,又與劉備有血仇,故‘多則有害無益’。先取其利,待形勢變得有害無益前,果斷捨棄。是為:先利而後益。
取其利,剪其害。
乃人間正道也。
讓黃門令左豐代為進言,我家陛下長袖善舞,專於經營。必能理解。亦能應允。
再者說。此計想要達成的目的有二。
妥善安置南下鮮卑各部是其一。安置地最好在臨鄉附近是其二。如此才方便劉備就近管理。
於是,又讓御史劉陶,向陛下進言,曉以利害。
我朝防內不防外。防親不防疏。少君侯白手起家,短短十餘年,風生水起。號稱麒麟子。不可不防。先時北伐,少君侯夜襲鮮卑王庭,斬殺大單于獨子,又掠走大閼氏。七日血戰,斬首鮮卑各部武士,兩萬有餘。鮮卑各部皆有血親死於少君侯劍下。料想,如此深仇大恨,又如何能輕易消解。
不妨想想劉合。
不正因其兄助大將軍扶立靈帝,事後被宦官謀殺,才與陽球等人合謀,剷除宦官,落得個陰謀敗露而殞命監牢的麼!
況且。涿郡本就是安置歸義降侯之地。
便是將鮮卑各部,分封在臨鄉周圍,亦是遵循祖制舊例。料想,臨鄉侯劉備亦不會反對。
權衡之後,陛下多半會把東部鮮卑各部,分封在臨鄉周圍。
於是,此計達成。
再與眾人謀定細節,又去信恩師說明一切。若恩師不許,劉備便不會行此策。
恩師回通道:可行。
劉備遂依計行事。分別密信黃門令左豐、御史劉陶、崔太尉,囑咐三人各自聯絡,分頭行事。
隆冬時節,雪大路封。即便朝中有訊息,也要開春才能傳回。
正臘之後,少君侯將行元服之禮。臨鄉上下皆翹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