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赴洛陽一行。”
華妁起身奏曰:“遵命。”
事不宜遲。薊王命人備下快船。由橫海艦隊,一路護送抵京。
華妁收拾藥箱行囊,奔赴南港。中書令趙娥親自送行。叮囑道,去去便回。
華妁言,少則三五日,多則半月,當可痊癒。
華夏婦科,源遠流長。
中醫開山鼻祖之《黃帝內經》,對婦科論述,亦有開創之功。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陰陽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將女子一生,記述完備。
張仲景《金匱要略》載有“婦人妊娠”、“婦人產後”、“婦人雜病”三篇,內含論二首、脈證三十一條,方三十一首。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方劑,沿用至今。如膠艾湯、桂枝茯苓丸、枳實芍藥散、半夏厚朴湯、溫經湯等,均為婦科習用之名方。
只恨《青囊經》未能留存。張仲景既有此術,華佗又豈居其下。
更恨五胡亂華。多少諸夏奇技,就此消亡,十不存一。後世只聞其名,不得其法。
得薊王麒麟降世,何其幸也。
洛陽東郭馬市,胡姬酒肆。
李肅便服入內,信步登臨三樓春暉包房。
推門視之,正主已恭候多時。
“子遠,別來無恙乎?”李肅含笑行禮。
房內東主,正是新任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