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守喪。尚不滿三載,如何輕離。若自食其言,先前所得聲譽,皆付諸東流矣。”
“西園今稱西宮。太后所居,為長樂宮。長秋殿,屢經修繕,氣象森嚴。若太后在此殿垂簾議政,亦非不可。”
“嘶……”何苗不由倒吸一口氣。此計背後,似另有圖謀。絕非如許攸這般,輕描淡寫。
何苗屏退左右,下榻請教:“長史之謀,可有未盡之言。”
許攸附耳言道:“太后當懷抱阿斗,自入簾後。”
何苗渾身一凜。電光石火,已窺破天機。此乃為長遠計。如許攸先前所說,董太皇擅開“並垂簾”之先河。何後當可“蕭規曹隨”,自行垂簾。
且“先入為主”。一旦懷抱阿斗入簾。久而久之,待百官習以為常。若少帝因故失位,亦或是兄終弟及。阿斗登基,順理成章。
何苗渾身猶如火燒,竟衝許攸肅容下拜:“長史之謀,神鬼莫測也。”
許攸急忙伏地回禮:“許攸得其主,何其幸也。”
事不宜遲,與許攸等人商定細節。何苗這便車駕入西園。
“臣,何苗,拜見太后。”
“何車騎,所為何來。”自薊王離京,何後亦不知魂歸何處。言語間,總有一絲,意興闌珊。
“回稟太后,乃為‘三宮並垂簾’而來。”何苗吐氣開聲。
“三宮並垂簾。”略作思量,何後心領神會:“何車騎見董嫗,重入簾後。朝政日非,故行此策。”
“然也。”一家人不說二話。
“倒也,無不可。”何後輕輕頷首:“只需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齊聚。再尋適宜之機。萬事俱備,水到渠成。”
“太后何不效南人風俗,行‘試兒’之禮。”何苗有備而來。
俗稱“試周”,“抓周”。亦作“試晬”。小兒週歲時,將各種物什安置床上,任兒拿取,以觀小兒將來志向與為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尺、刀、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
其來源,眾說紛紜。據說可上溯到春秋時,楚共王埋璧立儲(注①)。楚國今為大漢荊揚之地。此俗興於江南,亦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