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為永樂少府,今為太尉。曹嵩、曹操父子,自被視作董重一系人馬無疑。
薊王離朝。朝中公卿,遭遇大洗牌。除黨人外,凡雄職,多為何董二戚瓜分。諸如張溫、崔烈等,朝中宿耄,尚存一席之地。餘下人等,如鳥獸散。許多仕途失意,抱負寂滅,舉家還鄉。還有避入函園,與三五好友,縱情辭賦。更多心存幻想,寧願棲身陋巷,亦不願離開京畿。
亂政之下,自求多福。
自上巳節後,黨魁張儉,稱病不出。屢次上表,請辭少府,告老還鄉。朝廷皆不準。三宮並少帝,累次遣使探望,其中噓寒問暖,不一而足。
黨人,乃二戚之外,朝野最大勢力。何董二戚,爭相拉攏。二人皆知,只需說服黨魁,黨人必馬首是瞻。若得黨人相助,二戚均衡之勢,即刻傾斜。
那時,甚至無需費一兵一卒。勝負已分。
黨魁如此持重,焉能放其歸去。
此一時,彼一時也。至於先前種種傳聞。於權利之下,皆不值一提。至於後患,待手握大權,再徐徐除之。
二戚皆如此想。
東郭馬市,胡姬酒肆。
許久未見,後將軍兼領幷州牧董卓,輕車入京。暗中相邀“衣帶詔”同黨,在此一聚。
春暉包房。
推門視之。袁紹、袁紹、曹操、孫堅等,四方英傑俱在。
左中郎將呂布,抱拳上前:“呂某晚來,諸君恕罪。”
“左中郎將,新婚燕爾。”董卓把臂上前:“當真羨煞旁人。”
聞此言,曹操心中一動:“不知左中郎將,聘娶何人?”
“乃京中嚴氏女。”呂布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