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今日入簾,明日廢帝。不過旦夕之間。”
“臣,遵命。”何苗這才醒悟。先帝兄終弟及,臨終傳位合肥侯。新帝登基,不知惜福。擅動刀兵,乃至阿閣兵亂。緊要關頭,被竇太后一道詔命所廢。形勢陡轉,黯然就國。
一言蔽之,本朝,太后並大將軍,有廢立之權。何後雖為太后,然今日乃二宮太皇垂簾。掌廢立大權者,便是二宮太皇。先前,二宮太皇歃血為盟,共立貴子。行事雖密,然宮中早有風傳。薊王臨朝輔政,必無二心。若薊王就國,焉知二宮太皇,不會再次聯手,輕言廢立。
總歸是對親生子,沒有信心。生怕舉止失儀,頑劣不端。屢教不改,授人以柄。不及元服親政,便會廢黜。
太后所慮,並非杞人憂天。試想,前大將軍竇武在時,先帝及董太后恪守本分。先帝鑄中興劍以自醒。董太后殺親兄執金吾董寵,行大義滅親。然,待竇武兵敗梟首,竇太后被禁雲臺。先帝及董太后,隨即原形畢露。賣官鬻爵,唯利是圖。
有其父,必有其子。
先帝與少帝,薊王與麟子。何後如何擇選,毋需多言。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保一生富貴,精通商賈之術,慣於賤買貴賣,利益交換的何後,斷不會押寶在少帝身上。
然,阿斗年幼,尚在襁褓之中。若此時少帝被廢,阿斗如何能繼任。唯有想方設法,護少帝周全。能居大位越久,越有利。
待阿斗長成,羽翼漸豐。那時,外有薊王宗室,內有公卿貴胄,何愁不能登基為帝。
懷中阿斗,飽食酣睡,憨態可掬。與少時三墩,如出一轍。
焉能不深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