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番馬韓屬國都尉,遣人來報。言,開春後,濱海列島常見倭人蹤跡。或是狗奴國船隊。”崔鈞掌外事,凡對外事宜,皆通稟左國相。
馬韓五十四國,已去五十又三。只剩辰王所轄月支國數萬眾,立為真番馬韓屬國。三韓百萬之眾,被抄掠一空,南部半島,僅餘數萬月支國眾。馬韓與倭國,乃兄弟之邦,同源同種。見馬韓勢弱卻仍據南部之土。倭人焉能不意動。
此乃開門揖盜之計。
薊國乃天朝上邦。受先帝賜加黃鉞。代主攻無道而伐不義。自當“師出有名”。
狗奴不來則罷。若膽敢佔大漢屬國之土。作為大漢一藩,薊王自當出兵討伐。兼其眾,滅其國。
“命水軍驅離,不可濫殺。”劉備居高言道。
“喏。”崔鈞這便領命。
“啟稟主公,老臣想舉薦一人。”正是上庠令鄭玄。
“鄭公,欲薦何人?”薊王和顏悅色。
“滎陽服子慎。”鄭玄起身奏報。
“子慎先生何在?”薊王乃盧植門下高徒,焉能不知服虔之名。
“昨日將至,借宿在老臣舍中。”鄭玄答曰。
“公業,速去請來相見。”劉備這便言道。
陪坐側席的門下督鄭泰,遂起身領命:“喏。”
待鄭泰領命而出,薊王向百官道明心意:“諸位皆知,門下五吏,乃孤之私臣。然家國天下,家事亦國事。故,孤欲仿效先帝置‘侍中廬’,另立‘門下署’。”
侍中廬,又稱侍中寺,乃先帝所立。“入侍天子,故日侍中。”“侍中本丞相史也,使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漢官儀》:“侍中,左蟬右貂,本秦丞相史,往來殿中,故謂之侍中。”
“侍中,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掌侍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法駕出,多識者一人參乘,餘皆騎馬在乘輿車後。本有僕射一人,(光武)中興轉為祭酒,或置或否。”
素為天子近密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