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國不過千里之土,竟能活八百萬民。其中繁華,遠超想象。
昇平年間,兩漢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千分之十(11‰-12‰)。加之薊國年齡結構更輕,醫療衛生水平名列前茅,死亡率更低。自然增長率,或可達千分之十五(15‰-20‰)。按此人口基數計,下年新增人口,約十萬人。再下年,新增約十三萬口。
每年,當新增一座徑百里之萬戶大城。與之相配套的宅邸、良田、亦需悉數就位。
即便沃野千里。如此程度的快速增值,不等嫡長子繼位,薊國或已無立錐之地。於是,擴張便成必然之舉:內陸,海上,兩個方向。劉備未雨綢繆,已打下堅實之基。馳聘於西羌高原的開荒車隊,正穩步向高原深處推進,便是明證。還有串聯半島、倭島,不斷擴張的海外諸港。亦可佐證。
薊王深知。開拓世界,非一日之功。終其一生,能做到何種程度,劉備並不強求。只需埋下開拓的種子,悉心澆灌,生根發芽。終有枝繁葉茂,冠蓋如雲的一天。
那時,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我漢土。前人吹過的牛逼,自當完美實現。
船泊南港,歲末將至。
緊跟著便是正臘假期。百官罷朝,俱賀歲。
南宮,玉堂後殿。
吃奶的勁都已耗盡的新帝,與日漸得寵的程中大夫,雞鳴時分,方雲雨收歇,力竭而睡。
龍榻內,乳香漫溢。鼾聲四起。
殿前張讓等人,雖面色如常,內心卻焦躁無比。
新帝不能起勢,需食乳方能助興。我等刀鋸餘人,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