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內外雙軌(2 / 2)

小說:劉備的日常 作者:薰香如風

言之,涼州、幽州、冀州,三州之地,自上而下,軍政農商,皆以薊王唯命是從。

幷州本亦不會例外。不料大將軍何進搶先一步,拜後將軍董卓為幷州牧。切斷了幽冀二州與涼州的關內通連。然自關外,絲路商隊可取長城外線,由北地郡入關,再入居延道。大可不必經由幷州通行。

時下往來通暢,並無不妥。萬一董卓設卡盤剝,索取重重關稅。商隊可隨時棄走內線。

窺一斑而知全豹。“內外雙軌制”,早已深入人心。此,便是後世所謂“風險防範機制”。雙核、雙擎、雙模、雙軌,諸如此類。

安置好新增數縣政務。不急休息,薊南尹陳群又上疏。言,文安大澤屯田已畢。

文安境內滏水、高陽水、南易水、滹沱、泒水等,諸水交匯,散為大澤,徑百二十里。劉備年前歸國時,大澤已圩去少半。文安縣境,置流民十萬餘。闢田一萬頃。加之原有齊民,已破二十萬口。

為安置不斷湧入的各地流民,陳群比照鍾繇,先在境內新築數城,後增至十城。

劉備亦曾諄諄善誘:築城當選地勢高突,水網交會之地。如此名稱亦好選定。如:滏陽、易陽、滹陽、泒陽,諸如此類。因地制宜,若與舊縣重名,只需在名前另加“東、西、南、北、新”即可。

陳群虛心以受。今十城築畢,城名亦如劉備所言:滏陽、北易陽、滹陽、泒陽、沙陽、利豐、臨漳、臨津、平渠、永寧。

二十萬口,分置數城,不過杯水車薪,力有不逮。新得數十萬黑山眾,雪中送炭,正好填滿。疏通後的文安水路,上承掘鯉澱,與薊國水網緊密相連。澤中河堤高聳,渠網縱橫。水網密集如脈絡,可滋養百里良田。旱時引水,澇時蓄水,再無水患氾濫。

如百里督亢、三百里藪中,一般無二。百二十里文安,亦是一片白澤中,憑空建起。故建制與普通郡縣不同。無需撤村並邑,大費周章。各城邑只需建好,便可繞城圩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向外圈輻射,直到與鄰近城邑“接壤”。

那時,碧水青禾,一望無垠。

薊王已有言在先。

十城之長,當以國中英才優先。

訊息傳出,轟動學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