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國的官吏宗族,移民中亦佔不少。臨鄉外城,幾乎住滿。流徙隴右的罪官宗人,只得遷入樓桑大溪地,便可見一斑。
雍奴水退地幹。與右北平郡交界的大片荒地,無人問津。換言之,當初陛下大筆一揮,將整個雍奴藪,分封給了薊王。雍奴藪廣袤千里,乃是與右北平郡之天然邊界。
劉備此行,目的之一。便是要在京沚縣東,另闢一縣。
王命即出,周異遂命匠人實地勘探。發現沒於藪中的古城遺址一座。
“古城,東西約二里,南北約一里半。城牆尚存,殘高二丈餘,牆寬十丈,為版築夯土牆,夯土層厚十寸。據工師(匠師)估計,此城約在前漢末年,因海侵廢棄。問過附近漁人,名為‘秦城’。工匠在城內挖掘出秦紐銅印、前漢青銅盆、及‘大富牢罌’陶甕等器物。亦可佐證。”
“此城西距雍陽幾何?”劉備問道。
“六十五里。”周異答曰。
“太近。”劉備搖頭道:“雍奴藪徑三百里。二縣當平分。縣治不宜相距過近。”
“依主公之意,可將新縣治所,再東移百里。定址築城。”周異言道。
“可行。”劉備欣然點頭。
“敢問主公,新縣何名?”周異又問。
劉備細看山川地形圖,手指利市渠言道:“此城當在渠北,山南水北為陽,便喚作:‘渠陽’。”
“遵命。”
“秦城亦原址修復,酌情擴建外城。以納民五千戶為宜。”
“臣,遵命。”周異再拜。
雍奴藪,徑三百里。若以徑百里為限,理論上劉備可新設九縣(按圓形估算)。先前粗分三縣,水退後,方知廣袤。見無人來爭,坐實“凡藪中皆為薊國土”。遣匠人實地勘測後,薊王預備再新設三縣。計六縣。
如此一來,薊國將有十六縣。
穩坐第一強國。
辭別周異,劉備繼續南下,趕往雍陽。